泉州號采用了進口的臨高造蒸汽機,這個時候的鄭家和後世的種花家一樣,核心部件采用進口,其他部件自己能造就自己造,東宋不肯賣整艘船,甚至螺旋槳都不肯賣,而給荷蘭人整艘賣,一下還賣了四艘,鄭家有種感覺,就這四艘軍艦可以把鄭家打的滿地找牙。
要是王建軍聽到這話肯定會說請把感覺去掉,荷蘭人購買的四艘乞丐版的臨高級軍艦在航速上達到了12節,隻是火炮丟失太多,隻能從岸防炮和蓋倫船上的艦炮挪過來,四艘軍艦分彆安裝了每艘24門艦炮,兩側分彆為十二門,比起當初的蓋倫船七八十門艦炮少太多,荷蘭人在東亞沒有火炮工廠,隻能將就著用。
海試結束後就請東宋的船員開回了熱蘭遮城大本營。經過測試,比自己本土生產的蓋倫船強太多,船員由四五百人減少到不足一百人就可以操作,唯一的缺點要燒煤。
荷蘭人得到軍艦的最優先目標並不是找鄭家麻煩而是和東宋當初一樣
找煤礦
如果沒有煤炭供應,在強大的蒸汽機就如同一個巨大棺材,徒有其表而無法發揮真正的作用。尤其是對於那些依靠蒸汽動力驅動的船隻來說,更是如此。要知道,蒸汽機船可是名副其實的“燒煤大戶”!
據統計,每航行一百海裡,這樣的船隻大約就需要消耗8噸左右的煤炭。即便是將整艘船都裝滿煤炭,它也根本無法抵達遙遠的歐洲大陸。充其量,也就是能夠勉強開到非洲東海岸而已。
在這個時代,至關重要的蘇伊士運河還沒有開通!所以,如果想要返回歐洲,那就不得不繞路而行——必須沿著海岸線繞過凶險無比的好望角。
然而,以當前的情況來看,顯然並不具備直接開回歐洲的條件。若想實現這一目標,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沿途不斷地開拓煤礦資源。至少得在中東沿海地區以及非洲大陸成功開采出大量的煤礦,才有可能滿足船隻返程至歐洲所需的最低煤炭保障要求,況且蒸汽機樣品已經運回國,沒有必要大費周章的再開回去。
歐洲的戰船都是以人物為名,比如爵位或者國王甚至女王公主都有,而大明朝的戰船都是以祥瑞或者直接叫福船廣船沙船,直接在船杆掛個姓氏表明身份,東宋集團的軍艦都是以城市命名加弦號,內河船直接就隻有弦號。
荷蘭人的戰船分彆命名為“喬治號”“代爾夫特號”“威廉姆斯號”“金斯博根號”,分彆是荷蘭王國公爵和開拓東印度公司的名人。
這四艘軍艦被重新命名為荷蘭王國東亞艦隊,在找煤礦的過程也是困難重重,首先要靠近海岸線或者內河,露天煤礦較為稀少,又沒有東宋的金手指,台灣的煤礦都是褐煤,不適合做燃煤,隻能回東南亞找煤礦,目前隻能去越南進口東宋集團的煤炭。
鄭家就比較幸運,泉州就有煤礦,以前都是當柴燒的煤炭現在開始大量開采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需要。
喜歡遠東新紀元1630請大家收藏:遠東新紀元1630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