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8月26日京市薑歲歲悠悠轉醒,隻覺得渾身上下仿佛被重錘狠狠砸過一般,酸痛難忍。她呻吟一聲,緩緩睜開眼睛,迷茫地看著周圍陌生的環境,喃喃自語道:“呃……我這是在哪兒?”說著,她強忍著身體的不適,艱難地撐起身子,坐在床上,開始環顧四周。
房間內顯得十分空曠,除了左前方擺放著一張木頭製成、看起來灰撲撲且毫不起眼的桌子外,再無其他顯眼之物。那張桌子上隨意放置著幾本泛黃的書籍,一盞薑歲歲從未見過款式的台燈立在桌角,散發著微弱而昏黃的光芒。此外,還有一麵小小的鏡子擺在桌上,鏡子旁邊則擺放著一個圓形盒子以及兩根紅頭繩,這些物品看上去樣式老舊又土氣。
目光移向桌子旁,那裡同樣有著一個顏色灰暗的櫃子,櫃子旁邊孤零零地立著一把破舊的椅子,而薑歲歲此時正身處於一張簡陋的木床上。望著眼前這一切,薑歲歲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恐懼和疑惑,“這到底是什麼地方啊?我分明記得自己昨晚是在家中的床上入睡的呀!難道……難道我是被人販子給拐賣到這裡來了嗎?不,不會的!”想到此處,薑歲歲的腦袋突然傳來一陣劇烈的疼痛,仿佛有無數根鋼針同時紮入腦中。
就在這時,一段奇怪的信息如潮水般湧入她的腦海——“空間,進!出!”薑歲歲下意識地按照那股意念去嘗試,當她感覺到熟悉的能量波動時,頓時激動得叫出聲來:“空間還在,空間還在!太好了!”
一陣洶湧澎湃的記憶宛如決堤的洪水一般,以排山倒海之勢猛地從腦海深處噴湧而出。“孤女,無父無母!”這幾個沉重得令人窒息的字眼,猶如一把千斤重錘,毫不留情地狠狠地敲在了心頭,發出震耳欲聾的回響。
原來,原主那位勇敢無畏的父親,在三個月前那個風雲變幻的時刻,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從軍之路,懷著滿腔熱血和堅定信念,為了保衛家國安寧,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激烈殘酷的戰爭之中。然而,戰火無情,他最終英勇犧牲,用自己寶貴的生命扞衛了國家的尊嚴和人民的幸福。
而原主那本就體弱多病、常年纏綿病榻的母親,在得知丈夫不幸離世的噩耗後,如遭雷擊,身心遭受重創。那脆弱得仿佛風中殘燭般的身體,瞬間被無儘的悲傷和絕望所吞噬。儘管她拚儘全力,頑強地與病魔展開了長達三個月的苦苦抗爭,但終究無法抵擋命運那無情的大手。就在五天前,這位可憐的女子帶著滿心的痛苦和不甘,永遠地離開了人世。
時光匆匆流逝,轉眼間便來到了昨日……,在父親那些情深義重的戰友以及善良熱心的街坊鄰居們齊心協力的幫助之下,才好不容易將原主母親的喪事料理妥當。
要知道,原主可是個千嬌百媚、如花似玉的姑娘啊,自小便是父母的心肝寶貝,一直被他們如珠如寶地捧在手心裡嗬護著長大。然而,短短時間內,父母相繼離世這樣沉重的打擊對於這位年僅十五歲的柔弱少女來說,實在是太過殘忍和難以承受。巨大的悲痛和壓力讓她不堪重負,病倒在床上,並且在昏睡之中再也沒有醒來。
直到今日,薑歲歲陰差陽錯地穿越到了這具身軀之中。想到這裡,薑歲歲不禁在心中暗自感歎:這究竟是何等淒慘悲涼的開篇啊!而且有趣的是,原主的名字同樣叫做薑穗穗,但此穗非彼歲,乃是麥穗的穗。據說當年原主降生之時,正值國家初立,百廢待興之際,百姓們的生活異常艱苦貧苦。或許正是出於對未來美好日子的期許和盼望,原主的父母才給她取了這麼一個寓意豐收和希望的名字吧。,原主的父母希望他一輩子不愁吃穿,有數不清的大米吃,這是一對父母對孩子最樸素的期盼,不要讓孩子餓肚子。
真是令人惋惜啊!原主的父母竟然未能親眼見證他們心愛的女兒長大成人、步入婚姻殿堂並孕育子女,便在女孩剛滿15歲之際,相繼離世,隻留下這尚未成年的15歲少女,孤苦伶仃地在這個貧困艱難的時代裡苦苦掙紮求生。
說起原主的父親,他本是一名在那戰火紛飛的歲月中失去雙親的可憐孤兒。曆經無數苦難與滄桑後,終於在命運的安排下邂逅了原主的母親,並與之攜手組建起一個溫馨的小家庭,從此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親人。然而,原主的母親卻有著頗為特殊的身世背景——她乃是一位資本家的後代。大約在1955年前後,當察覺到國內局勢有所變化時,其家族毅然決定舉家遷往香港以求安穩。可原主的母親因割舍不下深愛的丈夫和年幼的孩子,最終選擇獨自留守在這片土地之上。
想當年,原主的父親尚在人世之時,由於他身為一名曾為國家浴血奮戰、保家衛國的軍人,且在軍中享有頗高的威望,擔任著軍區領導這樣重要的職務,因此那些心懷不軌之人縱使對原主母女心存覬覦或惡意,也不得不忌憚於原主父親的權勢與威嚴,從而不敢輕易造次,使得原主母女得以平平安安地度過一段相對平靜的日子。。可原主母親一直懼怕資本家後代的身份連累家人,雖然隱瞞地很好,可就怕架不住某些人的打聽,在原主父親去世後,原木母親也因此身體直接垮掉,直至去世,也少不了這部分的原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