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域,幻城,明道學院裡一處清幽的莊園小院,一道人影躺在搖椅上。
“”
“”
程塵閉著眼躺在搖椅上,渾身放鬆。
搖椅靜靜支撐著安靜的人,他似在休眠,又似是沉默。
“嗬呼”
程塵深深吸了一口氣,三息後才緩緩呼出。
渾厚、悠長、深沉,這一口氣息厚重無比,唇邊都帶了些白霧。
距離拿到《龍蛇煉體訣》已經過了兩個星期,這兩個星期程塵一直在小莊園。
研讀法訣、學習經文、增長修養,除了這三個,他沒有分心其他任何東西,除了吃。
程塵能夠這樣悠閒,得益於通天域的教學製度。
通天域的學習,嚴格來說沒有強製的課時,平時導師就是指導修煉,講解法訣,偶爾說些見聞,探討理論等。
若是學生將法訣吃透了,修煉的訣竅也通了,這課程便隻剩下矯正錯漏、操練身體和培養鬥戰之能了。
當然,一些基礎的知識也要學習,不過,這些基礎經過長時間約定俗成的習慣,已經成了默認學生自學,有不懂的才能請教導師的項目。
想要修煉得順暢,基礎不能少,因此,學習中並不會出現用不到的知識,都是嚴格篩選過的,適合所有人的知識。
因為每個知識都能用到,便能讓人在修煉中吃透、完全理解,這樣,一個夯實的基礎便能打下,在學以致用的過程中完成學習和修煉。
有了基礎,後麵高深的知識,一些看似沒有用處的理論也能輕易消化,知道其存在的意義,甚至找到應用的方法,不會產生厭倦和迷茫。
程塵這段時間便是在學習基礎,通過與法訣相互驗證,他學得很快,並且遠遠超過同期的學員,必修的內容已經學完了有一個多星期。
說到學習,不得不說一下通天域的教學方式,通天域總體上施行有兩套模式。
一種是言傳身教,導師講述知識,學生聽課學習這種,另一種是學生自主探索,不到萬不得已不能主動找導師那種,也就是放養,基本不管的模式。
就在前導師離開的第二天,程塵的新導師便過來與他溝通,讓他成了被放養的。
說來兩種方式各有優劣,前者進度快,但容易出庸才,後者進度慢,但基本上後期都能走出自己的道路。
程塵是更傾向後者的,因此對於導師的安排,沒有反對。
對通天域來說,無疑也是後者更能體現人的珍貴,可以對文明產生推動力,並且,後者在統計概率上顯示更有前途,可以走得更遠。
話說回教學方式,直接讓導師給學員灌輸知識確實更為便利。
有導師看護,學員修行也更不易出現差錯,安全性更高,但這樣教出來的學生,卻是比不得自學成才者。
不管是思想體係還是創造力,在整體上,自學成才的人總是強過被動成才的人。
通天域的原住民,基本上每一個都走上了自學的道路,區彆隻是早晚而已,或早或晚,根據他們的天賦和自身情況,最後都轉到了自主探索的模式。
前期讓導師看護,逐漸熟悉之後開始脫離導師庇護,直到自身獨立,這便是原住民的道路。
對每一個想要走得更遠的人來說,成為自學者,成為研究者,都是必要的條件。
而程塵,他自認做不到,至少現在做不到,成為自學者,不僅要有足夠的積累,還要有足夠的經驗,此外還要忍耐孤獨,享受寂寞。
他自感做不到在枯燥的書海中埋頭苦讀,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因此,他本該拒絕導師的提議。
至少在畢業前,他該老老實實像個孩子,讓一個前輩在前頭帶領,而不是獨自探索。
不過,這對身為普通人的程塵來說很難,但如果,程塵變得不普通的話,結果就不好說了。
兩個星期前,在程塵開始閱讀《龍蛇煉體訣》的時候,他感覺自己進入了某種奇特的狀態。
他的精神像是獲得了某種升華一樣。
隻要進入了精神幻境,程塵的意識就會變得越發活躍。
他的思維也會變得愈發敏捷、靈動,就連感知都變得更加清晰。
第一次進入幻境時,程塵還因為這種狀態呆愣了許久。
之後就因情緒激動,精神變化太大從而退出了幻境。
後麵進入幻境時,也有好幾次,都是因為情緒波動劇烈而退出幻境。
情況穩定之後,程塵進入幻境,仔細感知、探索,研究記錄這種狀態到底是什麼原因。
經過初步判斷,他確認是他的大腦被激發,進入了某種未知狀態。
在這種未知的狀態下,程塵的大腦會不由自主地開始高速運轉。
就像是休眠的機器被重新啟動一樣。
程塵一進入這種狀態就會不由自主地開始回憶,回憶自己腦子裡的所有信息。
不管是學習到的知識,還是看到、經曆過的場景和事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