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大晴天心情這應該是事情本來的樣子
鵬舉追諡為武穆,
建廟鄂州號忠烈。
重新啟用老張浚,
奸佞之臣慢慢清。
劉文海今天要回荊湖北路了,我沒有去送。我想去六和寺見武鬆,但是連聲音都沒聽到。
幾日無事,也就開始準備替戴壽寧找一個好老師了。這個小家夥似乎對讀書沒什麼興趣,卻是對開飯店有興趣,我對他也沒什麼要求隻是該讀的書,還是要讀,該明的理還是要明啊。
趙伯琮繼位後的第一次大朝也終於來了。朝臣中不免有些議論,有人說新帝要完全毫無保留的支持北伐;有人說新帝還是要依靠求和派的實力不可能不留餘力的北伐,一旦北伐不順朝舉就會不穩。
看來大家爭論的已經不是戰與和的問題了,而是怎麼戰的問題了。這也算是進步了。
我的到來讓議論的聲音停了,張孝祥似乎在殿內等著我,看到我來了也迎了過來。
“王爺。”張孝祥恭敬的打著招呼。
“孝祥啊,怎麼?這是來給我傳達上意的嗎?”我笑著走了過去。
張孝祥麵帶微笑說道“我就是看到王爺來了,高興。過來迎接一下。”
我隻是笑著拍了拍張孝祥。
三聲鐘響過後,眾臣列隊等候那位新君。
趙伯琮端坐在龍椅上,我乍一看,還真和之前的那幾位不一樣。看來高祖的血脈就是不一樣哦,有那麼一股子氣勢。
大太監打開聖旨高聲宣讀“奉天承運,皇帝召曰:武昌公、少保、樞密院副使嶽飛,忠君體國,碧血丹心,北伐建功,英勇善戰。追諡武穆。武穆侯練兵之鄂州設武穆祠,以供萬世敬仰。”
我帶頭下跪高呼“陛下英明。”群臣們不管願意還是不願意也都隻能跟著我喊了。
“秦檜此人,枉顧皇恩,謀害忠良,陷害武穆侯,此番罪孽人神共憤改諡繆醜。”大太監的高聲宣讀完後,我再一次帶頭高呼“陛下英明。”
等到群臣重新站好後,大太監又麵向群臣大聲說道“散朝~”
看來我這個便宜徒弟是在這裡投石問路啊,自己先往池塘裡扔下一塊大石頭,然後看著池塘裡的魚怎麼撲騰。
穩當,是個做皇帝的料。
“王爺,皇太後有請。”一個太監在群臣散去後找到了我。
太監把我領到了禦花園,以前的吳貴妃,現在的皇太後正在涼亭悠閒的喝著茶。
“臣拜見皇太後。”我恭敬的行禮,現在我可不會小看這個女人了,現在的吳家在這位的支持下儼然都要成為皇室趙家以外最大的家族勢力了。
“王爺不用客氣,還和以前一樣,輕鬆一些。”皇太後看了我一眼也就繼續喝茶了。
我坐在皇太後對麵接過侍女遞來的茶水。
“琮兒,今日第一次大朝。王爺以為如何啊?”皇太後接過侍女剝好的一顆葡萄送進了自己嘴裡。
我略微的思考了一下,開口回應道“陛下這次朝會來了個投石問路,很好。既能收攏人心,也能震懾人心。皇太後,您說呢?”
皇太後沒有回應隻是微笑,我繼續說道“隻是陛下這路問的正不正,還要皇太後多多幫忙啊。”
“哈哈哈哈。”皇太後笑了笑後說道“王爺真是越老越精了啊。我記得我剛嫁入趙家時,王爺還管著江南兩路啊。那個時候王爺可是一身正氣,怎麼現在太上皇都賜你金錘了,反而精明起來了?”
原來是在這裡等著我啊,我笑而不語等著這位皇太後給出答案。
“陛下這次改了秦檜的諡號肯定會有人鳴不平的,甚至還會找到太上皇。”皇太後自己剝了一個葡萄,喂給了身邊的侍女。
原來是想借著我來擋人啊,這兩口真有意思,一個把我當擋箭牌,一個要我去擋人。
“人就不用擋了吧,該來的總要來。不然也沒機會,不是嗎?”我可不想被人當槍使。
“既然王爺心裡有數了,那就好。本宮也乏了,王爺先回吧。”皇太後繼續剝著葡萄。
離開宮後,我隻辦了一件事,就是放話出去,誰替秦家說話,我的金錘就砸死誰。果然,宮裡安靜了很多。
我這麼做不是為了替宋高宗擋什麼,而是現在是的確要給我那個便宜徒弟創造好一個穩定的朝局。
隱藏在明麵下的暗湧,已經自己退去了。趙伯琮在人事上也沒有什麼變動,為的就是穩定朝局,等待一個時機。當然我也知道在張孝祥的努力下,趙伯琮也暗地裡搜羅了一群青年才俊,如果劉文海不願意回臨安,現在他也搞不好在樞密院當副使了。
鄂州的武穆祠建好了,我自然要去。
在大門與主殿之間的過道上有一道拱門,拱門的左側寫著“精忠”兩字,右側寫著“報國”兩字。
主殿內供奉著嶽飛和嶽雲的雕像。我點燃了三炷清香,拜祭過後我走出大殿。找了一處人少的地方席地而坐。
我看著主殿的方向有些悵然若失,無意中發現了一個熟悉的背影張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