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太後,這也是探春妹妹的福氣。”黛玉懇切地說道:“前兩天,南安太妃就提起過,想認探春妹妹為義女,徹底脫離罪臣之女的身份,不知太上皇和太後意下如何?”
“哦,那太好了!”老太後滿意地說道:“還是太妃想的周到,如此一來,就沒人有異議了。”
“這個辦法不錯,兩全其美。”太上皇點了點頭說道:“那就這樣吧,孤這就下旨賜婚。”
“多謝太上皇。”老太後和黛玉不約而同地致謝。
賈探春被認作南安太妃的義女,遠嫁南詔國。
隨即,消息如風一般迅速傳遍了整個京城。
有人認為,賈府忠心愛國,為朝廷分憂,把自己的女兒遠嫁外邦,實屬難得。
也有俠義之士以為,兩國友好,需要一個女子遠離故土,嫁入異邦,令所有男人蒙羞,並不是什麼值得慶賀的事。
黛玉與北靜王提起此事,北靜王不置可否道:“這種人雲亦雲的話,不必放在心上,男婚女嫁,人之常情,嫁出一個女子,換得兩國長期交好,對朝廷來說,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事。”
黛玉點了點頭,深以為然,其實,探春能嫁入南詔國,也是大皇子的福氣,探春無論學問見識,都絲毫不遜於男子,將來必定能成為大皇子的助力。
不久,太上皇就正式下旨,賈政的女兒賈探春被南安太妃正式收為義女,嫁於南詔國大皇子為正妃。
南安太妃對探春的喜愛溢於言表,她親自為探春準備了豐富的嫁妝,並教導她許多宮廷禮儀和管理後宮的技巧,以確保她在南詔國能夠順利地扮演好正妃的角色。
探春也不負眾望,她聰明伶俐,很快就贏得了南安太妃的讚許。
大皇子對這位來自異國的正妃也甚為滿意,他看到探春的才華和德行,認為她就是自己理想的伴侶。
他們的婚禮在兩國間引起了巨大反響,成為兩國友好關係的象征。
南安王也欣喜不已,探春作為自己的義妹,嫁到南詔國後,兩國交好,自己在邊疆的守衛就很輕鬆了,再也不用提心吊膽,日夜難眠。
緊接著,在一次盛大的宮宴上,南安太妃親自為探春戴上了那串璀璨奪目的珠寶,這不僅是對她身份的認可,更是對她未來的祝福。
在宮宴上,探春身穿一襲華麗的禮服,雍容華貴,儀態萬千。
她的衣裳是用精致的絲綢裁剪而成,上麵繡著金絲和珍珠,光彩奪目。
裙擺隨著她的步伐輕輕搖曳,宛如波光粼粼的湖麵,映照著宮燈的輝煌。
她的發髻高挽,插著精美的簪子,每一顆寶石都閃爍著誘人的光芒,仿佛是夜空中最亮的星辰。
大皇子坐在一旁,目光不由自主地被她吸引。
他看著探春,心中不禁讚歎:果然是賈府的女兒,不僅容貌出眾,更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氣質。
賈府不愧是八公之首,有著深厚底蘊和嚴格的家教,而探春,正是他們的完美體現。
在宴會的喧囂中,她如同一朵靜靜綻放的牡丹,高貴而不失溫婉。
大皇子的心思不自覺地飄向了她,他想象著若能與這樣的女子相伴一生,將是何等的榮幸。
宴會繼續進行,樂聲悠揚,但大皇子的心思早已被探春的倩影所占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