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蘭自幼便展現出了對學問的濃厚興趣和非凡的天賦。
他勤奮好學,每日雞鳴即起,挑燈夜讀,從不間斷。
在母親的嚴格教導和個人的不懈努力下,他不僅熟讀四書五經,對詩詞歌賦也有著獨到的理解和領悟,時常能吟詠出清新脫俗的佳作,令人讚歎不已。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賈家人的生活雖然簡單,卻也充滿了溫馨與幸福。
每當夜幕降臨,一家人便會圍坐在昏黃的燈光下,分享著彼此的一天,無論是喜悅還是憂愁,在這一刻都化作了最真摯的情感交流。
有一天,迎春身著樸素的春裝,輕挽著發絲,在司琪的陪伴下,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時地被路旁各色的小攤販所吸引,那些琳琅滿目的商品讓她們目不暇接。
雖然在賈府長大,衣食無憂,但迎春卻從來沒有如此自由自在地獨自逛過街,那種自由呼吸的感覺令迎春身心舒暢。
第一次暗暗感慨,拋開高門貴女的身份,原來是如此的放鬆。
迎春的眼中閃爍著好奇與喜悅的光芒,她停在一個擺滿了手工飾品的小攤前,仔細地端詳著每一件精致的作品。
司琪則在一旁,不時地給迎春提出一些建議。
小攤的老板娘熱情地介紹著這些飾品的來曆和製作工藝,迎春聽得津津有味,最終看中了一對小巧的玉蘭花耳環,戴在耳上,定會增添幾分溫婉氣質。
迎春沉思半晌,最終還是放下了,她知道如今的賈家今非昔比,能省則省,這些沒必要的裝飾品不要也罷。
她們繼續前行,路過一個賣糖葫蘆的小攤,那紅彤彤的糖葫蘆裹著一層晶瑩的糖衣,看起來十分誘人。
迎春忍不住讓司琪買了幾串,“把這個拿回去,給姐妹妹吃吧,也給蘭兄弟留一串!”
想到賈蘭的勤奮努力,迎春不由得想起寶玉,無比擔憂,不知道他現在住在哪裡,吃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
帶著這份掛念,迎春無心再逛,走進一家口碑極佳的針線鋪子。
剛踏入那扇雕花木門,一股淡淡的墨香與絲線特有的清新氣息便撲鼻而來。
鋪子裡擺放得井井有條,各色絲線、精巧的針具琳琅滿目,讓人眼花繚亂。
迎春與司琪正細細挑選,門口走進來一個穿著花哨、濃妝豔抹的女人。
看到迎春,那女人嘴角勾起一抹不懷好意的笑,怪聲怪氣地說道:“喲,這不是賈府裡的二小姐嘛,怎麼親自出來買這些個針頭線腦的東西了?難道是府裡短了你的用度不成?”
話語中帶著幾分挑釁與嘲笑。
其實,來旺媳婦早就看到了迎春,剛才拿著那對玉蘭花耳環,擺弄思量了很久,最終卻放下沒有買,來旺媳婦便知道,如今的賈家日子艱難,再也沒有了過去的滔天富貴。
真真應了那句話,落難的鳳凰不如雞啊!
所以跟進來想看個笑話,打發一下無聊得生活。
迎春抬頭一看,原來是來旺媳婦,便笑著和她打了個招呼。
她和丈夫原本都是王熙鳳的陪房,當年是鳳姐眼前的紅人兒,因而在賈府其他的家仆麵前顯得更有麵子。
王熙鳳放賬,一般都是背著賈璉,指使平兒安排來旺家的去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