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看到如今的黛玉,活得多姿多彩,遊刃有餘,寶釵更是流下了悔恨的淚水。
看著黛玉創辦幽蘭堂,治病救人,贏得一片喝彩,上到王公大臣,下到黎民百姓,無不交口稱讚,甚至奉為神明。
還成立了玉繡坊,教無數姑娘媳婦學會雙麵繡,可以說日進鬥金,多少豪門貴婦貴女,都以擁有一幅雙麵繡為榮。
黛玉還嫁給了北靜王,如今更是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皇後娘娘,金尊玉貴。
她,已經活成了自己高不可攀的模樣。
聯想到當年的自己,連給公主做伴讀的機會都沒有。
這強烈的反差,令寶釵內心酸楚,苦不堪言。
寶釵十分清楚,當年的自己,根本沒有退路,自己最好的選擇就是嫁給寶玉。
因為京城整個豪門圈都看不上自己,寄居賈府多年,沒有任何豪門來向自己提親。
在豪門貴族的世界裡,婚姻從不隻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家族間的強強聯合。
娶進門的少奶奶,那可是要立刻代表家族出麵應酬各種複雜事的,他們要的是一個進門就能無縫對接家族社交的女主人。
豪門中的利益千絲萬縷,各方麵的應酬更是千頭萬緒,不是在這個圈子裡土生土長的小姐,根本就難以真正融入貴族生活的核心圈子。
而薛寶釵恰恰就是這樣一個融不進貴族圈子的典型代表。
因為薛寶釵深知,榮國府中的姑娘們,除了自己之外,都是真正的貴族少女。
三春自不用說,自幼出生在賈府,史湘雲是史侯家的千金小姐,黛玉身份更是尊貴,父親既是老牌勳貴,又是清流中的探花郎。
得太上皇信任,母親家裡更是一門兩國公府鼎盛時期的千金小姐。
薛寶釵雖說名義上來自四大家族,但薛家在四大家族中已然衰敗,還是商戶出身,士農工商,排在末尾。
即使薛寶釵容貌秀麗,文采出眾,依然被貴族圈排除在外。
榮國府之所以接納薛寶釵,唯一的原因不過是她是王夫人的外甥。
有著這層親戚關係,才勉強在榮國府小姐妹的交際圈裡有了一定地位。
說白了,榮國府的其他姑娘們都有資格在京都的貴族少女圈裡混得風生水起,薛寶釵卻連張入場券都沒有。
有一次,劉姥姥進入大觀園,賈母帶著眾人走進薛寶釵的後院,隻見屋裡像雪洞一般。
其實並不是寶釵真的喜歡簡單樸素,而是薛家真的沒有多餘的銀子去維持這些沒用的排場。
賈母一眼看透,卻並不說破,她是真正理解富貴,渾身透著貴氣的人,長期處於高位,這一生的經曆就有著極高的境界。
養成一種對美好事物敏銳的鑒賞力和處事不驚的從容心態。
賈母欣賞的是黛玉和探春那種飽讀詩書、風流倜儻的情調,那種從小在鐘鳴鼎食的生活中浸潤出來的自信。
而寶釵過於素靜的布置,恰恰暴露了她不具備公侯世家應有的眼界。
賈母毒辣的眼光,一眼看出寶釵的不足之處。
要是薛寶釵入住豪門,像在蘅蕪院那樣把整個府邸都布置得簡單素淨,毫無生氣,那可就不是所謂的‘洗儘鉛華’,而是完全不合豪門的規矩。
喜歡絳珠仙子化身黛玉,走上人生巔峰請大家收藏:()絳珠仙子化身黛玉,走上人生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