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林姑娘滿心期待著能夠與寶玉共度此生之時,寶二爺卻被人暗中算計,偷梁換柱,最終娶了薛寶釵為妻。
那一日,榮府之內張燈結彩,喜氣洋洋。
隻有瀟湘館內淒慘一片,紫鵑站在林姑娘的身邊,看著她傷心欲絕、萬念俱灰的模樣,心中也是悲痛萬分、難以自持。
她想要安慰林姑娘,卻發現自己早已淚流滿麵,哽咽難言。
這麼多年來,紫鵑作為黛玉身邊最貼心的侍女,無時無刻不陪伴在她的左右,悉心地照料著黛玉的衣食住行。
在與黛玉朝夕相處的日子裡,紫鵑逐漸深刻地體會到黛玉對寶玉那份深沉而真摯的情感。
黛玉對寶玉的愛,不僅僅是表麵上的柔情蜜意,更是深入骨髓、刻骨銘心的眷戀。
那份情感,如同春日裡細雨綿綿,無聲無息卻又無處不在,滋養著黛玉的心田,也讓紫鵑為之動容。
她深知,黛玉對寶玉的用情之深,可以說是刻骨銘心。
自黛玉幼年起,便如同浮萍一般寄居在這繁華而又陌生的賈府之中。
儘管物質上從未有過匱乏,錦衣玉食,應有儘有,更有外祖母的悉心疼愛和庇護,表麵上看來,黛玉仿佛是那浸泡在蜜罐中的幸福之人。
然而,在這光鮮亮麗的背後,黛玉內心的孤獨與淒苦卻是無人能懂的隱痛。
她就像一朵在風雨中搖曳的嬌花,雖然被安置在溫室之中,但那份深入骨髓的孤寂感卻如影隨形,無處訴說,也無人能真正體會她的哀愁。
在這偌大的賈府裡,黛玉遇到了年齡相仿、誌趣相投的寶玉。
寶玉的出現,如同一縷溫暖的陽光,照進了她冰冷孤寂的心房。
隨著年齡的增長,黛玉便將一顆敏感而真摯的心,毫無保留地交給了寶玉,將自己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都與他緊密相連。
賈府的人都說黛玉小性,愛哭,不容人,其實那是因為所有人都不了解真實的黛玉。
黛玉的所有任性行為,都是因為寶玉。
有一次,正值春日,大觀園中百花齊放,寶玉與眾姐妹們在沁芳亭邊賞花作詩。
黛玉卻獨自一人,手執一卷詩書,靜靜地坐在桃花樹下,花瓣隨風輕輕飄落,落在她的發梢、肩頭,也落在她微微蹙起的眉間。
她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憂傷,自己不就是這些花嗎?
離開了樹木,就像沒有了根,隻能隨風飄落。
寶玉興衝衝地跑來,手裡拿著一朵剛摘下的桃花,想逗黛玉開心。
他不知,黛玉正因為這些終將凋落的花而傷心。
寶玉笑道:“林妹妹,你看這花兒多美,就像你一樣。”
黛玉輕輕搖頭,淚珠在眼眶裡打轉,卻強忍著不讓它落下。
良久,才低聲說道:“花兒雖美,終有凋零之時,人又何嘗不是如此?”
寶玉聞言,心中一陣酸楚,他終於明白,黛玉的那些所謂“小性”、“愛哭”,不過是對這世事無常、人情冷暖的深刻感悟,以及對自己情感無處安放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