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旨一出,滿朝嘩然,文武百官麵麵相覷,殿中一時鴉雀無聲,仿佛連空氣都凝滯了幾分,不敢驚擾這突如其來的寂靜。
眾人隻覺心頭一震,卻又無人敢率先開口,唯恐一語不慎,便卷入這場突如其來的滔天巨浪。
誰也沒有料到,皇帝會突然頒布如此震撼人心的詔令,既打破了朝堂多年的沉寂,也撕開了皇室深宮中那層諱莫如深的帷幕。
前太子所涉之事,乃多年前皇室的一樁舊案,其始末曲折如迷霧籠罩,連史官筆下也僅以寥寥數語帶過,仿佛那段曆史本就不該存在。
彼時朝野動蕩,邊關未靖,宮闈暗流洶湧。
前太子年少英發、才德兼備,卻因一封匿名密奏而驟然失勢,後因種種緣由被悄然廢黜,無昭告天下,僅一道密旨便將秘密處死。
從此銷聲匿跡,宛如一滴水落入深潭,連漣漪都不曾留下。
多年以來,此事成了朝堂上的禁忌,人人避之如蛇蠍,三緘其口。
如今,塵封多年的往事竟被再度提起,卻以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重現於世人眼前。
前太子之子,水弘,這個幾乎被遺忘的名字,竟被一道聖旨召入宮中,冊封為榮親王!
消息傳出,百官無不瞠目結舌,有人手中玉笏微顫落地,有人臉色驟變卻強作鎮定,更有幾位老臣眼中泛起複雜難言的光,悲喜交加。
更令人震驚的是所受封號,赫然是一個“榮”字。
這不是隨意挑選的吉祥字眼,而是帝王深思熟慮後的點睛之筆。
“榮”字大有深意,既寓意國家繁榮昌盛、社稷蒸蒸日上,又暗含皇恩浩蕩、與有榮焉之意。
它不僅是對水弘個人的嘉獎,更是對一段被掩埋真相的昭雪,是對皇室血脈尊嚴的重新確認。
此封號不僅寄托了帝王對未來的期許,也仿佛在向天下昭示。
這位親王,絕非尋常宗室子弟,而是承載著特殊使命之人——他是舊日冤屈的終結者,也是新時代氣象的開啟者。
這殊榮無疑顯得格外耀眼,甚至可以說是前所未有、恩寵至極。
自太祖開國以來,從未有廢太子之後代直接封王,更遑論賜予如此尊貴的“榮”字封號。
朝堂之上,有人震驚得幾乎失態。
有人低頭沉思揣測聖意,亦有人暗自思忖其中深意,更有人隱隱察覺到,這道聖旨背後,或許隱藏著一場悄然醞釀的風暴——一場關於權力更迭、人心博弈、甚至皇統正統之爭的驚濤駭浪。
唯有皇帝神色平靜,將諸位王公大臣的心思看了個透徹。
轉而目光如炬地望向水弘,那眼神裡沒有憐憫,隻有篤定與期待,仿佛在歡迎久彆重歸的皇家血脈,也像是一位智者終於等來了命運安排的關鍵棋子。
水弘上前一步,身姿挺拔如鬆,跪地叩首,聲音沉穩而堅定地道:“罪臣水弘,叩謝皇恩,誓忠誠報國,不負聖望。”
他的聲音不高,卻字字如金,擲地有聲,回蕩在殿堂之上,仿佛喚醒了塵封已久的記憶與榮耀。
那些被遺忘的東宮燈火、舊日臣屬的眼淚、以及沉默多年的尊嚴,在這一刻儘數複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