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我也能理解,朝廷無非就是擔心,民間商賈肆意釀酒,造成糧食短缺嘛!”
頓了頓,“但是,有沒有聽過一句話,穀賤傷農?”
“其實咱大康朝,自古便是農耕大國,有著廣袤肥沃的土地,真正會缺糧食嗎?”
“一個普通農家,每年累死累活種些莊稼,交了租子,留了全年的口糧……”
“好不容易有了些盈餘,卻隻能賣到三五文一斤!你認為,他們還會有耕種的積極性嗎?”
景隆帝與陳無相對視一眼,沒說話。
短暫沉默,王修才又繼續說到,“可相反,市場決定需求,需求決定價值,價值才能決定生產力!”
“你再想想,如果朝廷放開對酒水的管控,允許民間自由釀造售賣……”
“對糧食的需求,是不是一下子就大了許多?”
“糧食的價格,自然會跟著上漲一些!而當糧食真正能變成錢了,百姓耕種的積極性,是不是自然就調動起來了?”
“到那時,還會有諸多撂荒的土地嗎?全國糧食的產量,是不是也跟著提高了?”
“況且,朝廷隻需要稍加監管,保證國庫有足夠的糧食儲備,也不必擔心,糧食價格會漲得離譜,釀酒行業會無度地消耗糧食,動搖國本!”
“因為,市場自然有其調節作用!”
“說這個,你們可能聽不懂……”
“舉個例子,一家酒肆,七八文錢一斤收購糧食用於釀酒,酒可以賣到二十文一斤,百姓也買得起。”
“可如果糧食漲到七八十文一斤,那酒就得賣到二百文一斤才能賺錢,尋常百姓還喝得起這樣的酒嗎?”
“酒水的需求量降下來,糧食的需求量自然跟著下降,那糧食的價格自然也跟著下降!”
“這個,就叫市場的自我調節!”
景隆帝二人依然不說話,眉頭輕鎖。
王修又一杯酒下肚,才又小聲繼續說道,“再說這商賈……”
“什麼叫國富民強?不是朝廷每年收了多少稅收,不是養了多少兵馬,不是老百姓勉強能填飽肚子……”
“國無農不穩,無工不強,無商不富!”
“可彆小瞧了咱們商賈,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商賈的作用,不但可調動市場的需求,可加強財富的流通,更對經濟的刺激,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可是再瞧瞧現在,包括曆朝曆代,朝廷卻從來都采取著重農抑商的政策!”
“各種律令限製,地位低下,甚至還被那些自命清高的文人士子,罵上一句滿身銅臭的走卒販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