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間,這座慶國皇室宗祠,更一下子熱鬨起來。
在場這滿朝文武,以及那烏泱泱一大片李氏宗親成員,一片嘩然。驚呼聲,交頭接耳議論聲,此起彼伏都快將人耳膜震破。
而舒百裡身後那一大群官員,更是迫不及待,滿麵激昂正氣言辭激烈,聲聲大呼。
“臣等附議!”
“舒公之言,老成謀國!”
“懇請太後與三位李氏宗主,正我慶國國威,護天家威儀,速下決斷,頒布詔令,廢天子之位,誅康國惡賊!”
“叛軍已兵臨城下,國難當頭,還望太後以大局為重啊!”
也有不少人,滿麵憤慨情緒說不出的激動,夾雜人群中聲聲怒罵嗬斥。
“禍國殃民之言,禍國殃民之言呐!”
“簡直胡說八道!他們這是要逼宮造反,要謀逆竊國啊!”
“當今聖上,文治武功無人能及,短短幾年便立下不朽功業,締我慶國百年強盛,實乃天下難遇之明君聖主,豈能與那荒淫無道的昏帝相並論?”
“天子乃九五之尊,即便不得已而退位,也當尊號太上皇,建行宮,再不濟也當封王,賜封地,豈能受此等大辱?”
“老臣今日就算身死,也絕不會答應!”
那兵部尚書張振,更是額頭青筋猙獰,雙目充血赤紅得可怕,死死瞪著舒百裡以及他身後那一大群官員,已是被氣得渾身發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這讓整座萬福祠內,氣氛更一下子變得說不出的凝重,劍拔弩張山雨欲來。
其實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無論心中持何種態度,在今天這個場合,支持也罷,反對也罷,是斷然不敢站出來表態的。
畢竟眼下,朝局不明,甚至極有可能,慶國的天都要變了,誰知道明天承明殿,龍椅上坐著的會是誰?
宦海浮沉,都是要成精的狐狸,誰不清楚明哲保身的道理?
天子廢立,就等同於豪賭押寶,押對了還好說,雞犬升天前程無量。
可若是押錯了,那可就是無妄之災了。
然而這時,正當場麵嘈雜亂做一團,卻隻聽得高台那翠綠屏風後,又傳來太後一聲極具威嚴的冷喝,“夠了!”
“此乃皇家宗族祠堂,裡麵還供奉著我慶國曆代先皇的靈位,爾等如此吵鬨喧嘩,成何體統?”
倒是讓在場所有人神色一凜,頓時安靜下來。
隨即,隻聽得太後又一聲輕歎,幽幽道,“齊王,論身份,您與魏王一樣,皆為高宗皇帝嫡係血脈,貴不可言的一品親王……”
“論輩分,您更乃當今天子的叔祖父,即便本宮見了,也得叫上一聲叔父。”
“不僅如此,您也是李氏宗親其中一脈的話事人,這康國楚國公王修,還是您的孫女婿,樂瑤那丫頭的夫婿……”
“可是眼下,竟出了此等事,我慶國稍有不慎,便是一場內亂,腥風血雨同室操戈,甚至危及國祚社稷,危及祖宗基業。”
“因此,關於舒卿家之言,本宮倒想聽聽,您有何高見?”
剛還嘈雜混亂不堪的場麵,更一下子化作一片死寂,再沒人說話,隻是惶恐不已望向最靠近高台,那一眾皇室貴胄最為首的齊王李達。
可沒想到,被太後點名問話,這死老頭竟也一點不緊張。
咧著嘴笑得賊歡樂,似乎絲毫沒意識到,今日這場宗族大會,已經關乎慶國皇位更迭與國祚安穩,甚至齊王府的興衰榮辱。
這讓在場所有人倒是有些詫異。
畢竟誰都清楚,當年先帝駕崩,這老頭可是最大力支持當今天子克繼大統的。
嚴格來說,李輕眉一女兒身,奪嫡之爭能在兩位朝中有著無數嫡係追隨者的兄長麵前脫穎而出,最終登上帝王寶座,這齊王可是功不可破。
因此,整個齊王府與當今天子,可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若天子被廢,新皇登基,齊王府絕對再難有往日榮光。
而此時,隻見這老頭倒是趕緊站了出來,紅光滿麵的,可因為乃先帝親叔父的身份,倒也不至於對太後施以大禮。
隻是象征性拱了拱手,旋即又一陣樂嗬,“侄兒媳婦啊,瞧你這話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