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乾掉日軍一個加強大隊,這是一場完完全全的勝戰,精彩至極,足以讓87師522團名震天下。
87師的官兵們揚眉吐氣,對宋鴻飛佩服不已。
尤其此戰成功俘虜了10餘名日軍,這是國軍從未有過的戰果。國府曾發過一個賞格,抓住一個日軍俘虜獎賞200大洋,但就是從來都抓不到。
深受武士道和軍國主義思想洗腦的日軍,陷入絕境時會選擇自殺而不會當俘虜。此戰俘虜的都是輕重傷員,由於昏迷以及我軍攻擊迅猛來不及自殺。
師長王又平心情暢快至極:“想不到你宋老弟對日寇的第一場勝戰,竟是在我87師取得的!哈哈,足可先浮一大白!”
宋鴻飛說道:“這是全體官兵齊心協力、浴血奮戰取得的勝利。”
王又平直點頭道:“是啊!我感受到此戰中將士用命,同仇敵愾,各級主官、各專業的參謀人員高效協同、周密謀劃,仿佛凝聚成了一個整體、一股氣,全師一杆槍!指哪打哪,所向披靡!我這個師長都很好奇,你到底是有什麼魔力?”
宋鴻飛從不自傲自大,也不妄自菲薄,道:“無他,軍隊作戰本身就是一個組織嚴密、協同配合的體係的對抗,需要成百上千的戰士以高度的協同性、統一的戰略意圖貫徹執行!指揮官要做的是帶領戰士們去完成這個目標。”
宋鴻飛一直牢記父親跟他說過的那句話:要想成為無敵的統帥,首先要成為士兵心中的英雄!
這就是宋鴻飛的理念:戰爭的勝利,需要由無數的戰士組成強大的整體,以鋼鐵的組織、鋼鐵的紀律、無比的勇氣智慧和彼此間的絕對信任,齊心協力共同衝向同一個目標!
倆人隨即在簡易的沙盤和地圖上認真進行戰後複盤總結,反複推演。
王又平歎道:“長久以來我軍指揮官不懂現代戰爭,不知攻擊應如何準備、如何實施、重點如何形成與選定、步炮兵如何協同、上下左右如何聯係、障礙物如何破壞、敵陣地內如何掃蕩,僅知以肉彈抵抗鋼彈,以致犧牲無不重大,攻擊無不頓挫。”
隨後又鄭重地道:“此一戰的理念和經驗可作為最成功的戰例,為我軍提供了寶貴的借鑒。張文白將軍剛才來電,要我們儘快上報詳儘的戰報,我已令參謀處整理補充,形成完整的總結報告。”
宋鴻飛點點頭,說道:“如此甚好,報告完成了也給我一份啊,這樣難得的實戰經驗總結,教導總隊也要好好學習呢。”
“無論如何,此戰獲勝你是首功!我要為你請功!”王又平道,“依我看,乾脆你彆回教導總隊了,就留在我們87師好了!”
看他神情確是極為懇切。
不過隨後王又平自己也笑了:“想來桂率真總隊長肯定要找我拚命啊!”語氣中也極為痛惜。
“承蒙惠顧,不勝感激。”宋鴻飛笑道,“我隻是革命的一杆槍,要我打到哪就指到哪。”
此戰自謀劃開始就倍受各級指揮層麵的關注,第九集團軍還派員和支援的炮兵一同前來觀戰。一戰告捷,集團軍、第三戰區、軍委會的賀電和嘉勉電報接踵而來。
上峰自有上峰的想法。
張文白總司令一直苦惱於國軍戰術呆板、落後,進攻動輒整營整團衝鋒,防禦則一動不動死守一線,攻不克守不堅,以至淞滬戰場上無數的官兵淹沒於敵人的火海。
張總司令心想有了這一戰彈性機動防禦的勝利,參戰國軍各部隊要是按照這個打法至少能減少很多傷亡。
軍委會則站在了指導全局的戰略高度,最高層在考慮如果將宋鴻飛的現代軍事理念與戰術思想推廣貫徹到所有調整師、乃至所有中央軍部隊中,試問華夏誰與爭鋒!又何患倭寇不除?
最高層已經在思考一個想法:在陸軍大學和中央軍校開辦講習班,對各地陸續趕往淞滬的各部隊將、校軍官分批進行短期輪訓,開展現代戰術的教育訓練,輪訓完成後再派往淞滬戰場。
宋鴻飛和王又平都料想不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竟然產生了這麼多的連鎖反應。
大戰結束,宋鴻飛馬不停蹄要趕往張華浜教導總隊2團。
王又平一再挽留:“真想留你下來,再多打幾場勝戰!”
但他也知道宋鴻飛還有要務在身,隻得惋惜相彆,道:“戰事繁忙,我就不能遠送了!王副官知道教導2團團部的位置,路上的情況他也熟悉,途中要通過日軍的火力封鎖線,一定要小心!就讓他負責陪你們前往吧!”
“後會有期!”宋鴻飛哈哈大笑道,“相信你我還會有再次並肩作戰的那一天!”
望著宋鴻飛一行遠去的身影,王又平對參謀長夏生道:“年紀雖輕,卻沉穩如山,氣度不凡,已頗有大將風範!”
夏生歎服地道:“真是盛名之下果無虛士!”
張華浜,教導總隊2團團部。
副總隊長周振強對剛剛到來的宋鴻飛說道:“行啊你小子!想不到剛回來就在87師鬨出個這麼大陣仗!要不是剛才得到王又平師長的通報,還真被你蒙在鼓裡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