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起攻擊大半天,數次突破前沿,但都陷入對方的縱深火力網中,然後又被反突擊打退回來,反複拉鋸,101師團長伊東政喜在為部隊的大量傷亡暗暗叫苦。
初次和教導總隊交戰的他明顯感到這支部隊和以往的華夏軍隊都不同。按以往的經驗,日軍突入防線後,隻要一展開側擊和卷擊,往往就會造成對手全麵崩潰。
但這支教導總隊組織性和紀律性強,戰鬥意誌頑強,作戰機動靈活,不論裝備、火力、戰鬥力還是技戰術水平都遠超其他中央軍。
“難怪第9師團吃了不少虧。。。”
“他們的重機槍怎麼都擊毀不了,最可惡的是他們的重機槍總能在讓人認為不會出現的地方突然出現,防不勝防!”伊東政喜恨恨地想,但他也無可奈何。
教導3團團部。
宋鴻飛同團附、參謀人員反複商討所構思的行動方案,周密謀劃,又經過多次模擬推演,都覺得可行。
宋鴻飛的行動計劃是團主力正麵反擊,突擊隊敵後突襲。
他計劃以一個步兵連為基乾,配屬一個機槍排、一個工兵爆破隊和一個通訊小組,組建一個精銳的突擊隊。軍官、正副班長、戰鬥骨乾配備p28衝鋒槍、毛瑟快慢機,每名戰士攜帶充足的子彈、手榴彈、炸藥。
另外還有掩護策應分隊、火力支援分隊、撤退接應分隊等其他任務明確的戰鬥分組,各司其責,密切協同,與突擊隊共同完成此次任務。
突擊隊的任務是隱蔽渡河,滲透入敵軍防線後背,以強大的近戰火力進行短促激烈的破壞和襲擾。與正麵反擊的主力部隊互相配合,破壞日軍的進攻部署,打亂其進攻節奏。
行動方案上報總隊後,得到桂率真總隊長同意,並且桂總隊長決定組織其他2個團以及聯絡左翼154師協同進行一次反擊,規模比原定方案大多了。
宋鴻飛有點喜出望外。
“現在距離天黑還有一段時間,組織抽調到的各單位主官先行明確所屬任務,熟悉戰場環境與進出路徑,進行戰前模擬推演。”宋鴻飛團附劉子淑說道。
“各單位先做好準備,我到總隊部商定與其他各部的協同配合關係,待我回來後再下達具體任務命令。”
劉團附回答:“是!團長!”
教導總隊指揮部。
“你這家夥膽子挺大!”桂率真說道。
“也是被逼的。”宋鴻飛說道,“正麵防守消耗太大,不能光守在這裡挨打啊,進攻是最有效的防禦,日軍從正麵攻擊,我就從側翼繞過去抄它後路,打破其進攻部署。”
桂率真點點頭道:“機動防禦,打運動戰!吳淞江開戰以來,我軍苦守於一線,從沒有能夠組織起有效的大規模反擊,此次可以打日軍一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參謀長邱雨庵應和著道:“我總隊步兵輕武器壓倒日軍,機動靈活的運動作戰才是我們的長項,據壕死守實是以己之短搏彼之長。?”
他又問道:“突擊隊突入江北敵後有多遠?”
“約1公裡有餘,最多不超過2公裡。”宋鴻飛拿起指揮杆,在牆上掛著的地圖上劃了劃。
“吳淞江與西虯江兩條河流之間寬不到2公裡,江橋鎮大場鎮的道路在中間的地方橫穿,日軍在此處公路附近有一個炮兵陣地,也是吳淞北岸距我團最近的炮陣地,對我軍威脅很大。”
宋鴻飛又接著道:“這個炮陣地已經多日沒有移動過,我來之前還在向我陣地炮擊,突擊隊縱使不能成功炸掉它,也能與正麵反擊互相策應,使敵疲於應對。”
“我看你的行動方案非常周密,”桂率真又道,“掩護、策應、進出路線、火力支援、撤退接應,這麼多環節都有詳儘完善的部署,這是我軍以往的行動中都極度欠缺的,在協同行動指揮方麵可有什麼困難?”
“困難不大,也能克服。其中通信聯絡是關鍵,所以配屬了一個攜帶小型電台的通信小組。”宋鴻飛回答道,“200精兵是目前我團能組織的上限了,我要的不是敢死隊,而是能夠完成特彆任務的突擊隊。”
“彆的部隊還真不一定能組建起來這麼一支密切協同的突擊隊。”邱雨庵若有所悟,又頗為歎服的道。
“在我認為,理想的突擊隊應是能夠執行精確引導飛機轟炸、引導遠程炮火攻擊的任務。”宋鴻飛忽然鄭重地說道。
搞得桂率真和邱雨庵都微一怔,這個說法在當時太過於新奇了,他們連聽都沒聽說過。
桂率真道:“預定行動時間在淩晨3點?”
宋鴻飛說道:“淩晨3點,正是人最疲憊、最大意的時間。”
桂率真看了下手表:“還有11個小時,其他各部並非是要組建突擊隊,組織一次反擊,準備時間上來得及。”
桂率真又說道:“有什麼困難你儘快提,1團、2團和154師的協同反擊我去協調。邱參謀長,聯絡各團和相關直屬隊主官,還有154師巫師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