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一個牧場,牧場裡有許多個被圈養的羊圈。
這些羊圈的主人經常更換,脾氣有好有壞,好的主人會給予羊兒們獎勵,壞的主人會欺負羊兒,以羊兒悲慘樣子取樂
羊兒們皆不知道為什麼。
某一天,羊圈主心情很不好,它想要發泄。
它提著刀,來到羊圈裡隨機挑選,用刀尖當場刺入倒黴羊的腹部,羊兒痛苦不堪,發出“咩~”的尖叫。
那一刻,羊圈主的心情好了不少。
死去羊兒的夥伴聽到後,憤怒地對羊圈主發起衝鋒,但沒有用,它實在太強大了。
帶來的後果是,這些衝鋒的羊兒全部死去,而羊圈主看著眼前的屍體,它感到了苦惱,因為活著的羊價值遠超死去的羊兒,它頓時感覺自己虧大了。
於是,後一段時間裡,它給予羊兒的待遇翻倍,企圖讓它們更快生產,誕生出新的小羊。
可某一天,羊圈主心情又不好,它再次提起刀來到羊圈
這次,它發泄時注意了分寸,把宰殺羊的數量控製在一個固定範圍內。
結果很讓它欣喜,羊兒都躲得遠遠的,沒有主動反抗的羊。
而它們注意到,每次羊圈主發泄後,自己的福利待遇都會上升一段時間。
它們祈禱著,隻要不是自己死就好。
發泄後的羊圈主哼著小歌謠,心滿意足離開
之後,這個規矩傳到了其他羊圈,得到另外羊圈主的認可,它們爭相模仿起來。
終於有一天,一些羊兒開竅了。(以下僅對若葉說,其他孩子不是這個版本,伊藤寺給每個孩子準備了不同的後續但最終也沒有其他版本)
羊圈柵欄不是很密實,部分羊或因體型過大,或因習慣了草的香味,或因總之,它們沒辦法離開。
而小羊兒不同,它們剛出生,還沒有習慣當地的草味,沒有習慣苟且偷生,它們完全可以穿過羊圈柵欄,去往其他羊圈主好脾氣的羊圈待著,甚至逃離牧場,前往未知。
小羊不願意,他想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無奈,父母隻能強行把它送走,告訴它不要再回來
“那後來呢?後來怎麼樣了?”
若葉激動地問,按以往的童話故事,小羊的成長路途會很坎坷,但也會交到許多新朋友,終有一天帶著這些朋友強勢回歸,解放牧場。
他很懂哦~
不過,從中間部分起,這個小羊的經曆真的好像自己啊。
相似的故事,導致若葉迫切想知道結局,他忍不住發問。
伊藤寺笑笑,他並沒有繼續,故事結局不該由他來編寫。
“若葉,你明天還來上學嗎?”
“我可能不會來了。”
因故事而激動的內心溫度驟降,若葉低下頭,今天是最後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