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朕口諭,讓豫王即刻進宮。”
“是,皇上。”殿內的另外一位內侍倒退著離開,帶著人一路小跑著去了豫王府。
兩刻鐘後,豫王匆匆忙忙趕到。
“兒臣參見父皇,父皇”
“行了,起來吧。”
皇帝打斷豫王的行禮,他心裡仍舊不滿意羌族的行為,但又不能輕易開戰,所以心煩的很。
羌族附近還有大靖和大荀,他們一直虎視眈眈的想吞下羌族,就是想逼近大梁邊境。
“朕命你為大梁使臣,再給你一道手諭,你即刻前往北境與陳祺年一起向羌族討個說法。
記得,不論羌族給了你什麼解決結果,都先不動聲色的接受,至於最後是否同意你推到朕這邊的意見即可。
讓劉澎喜仔細調查一下羌族淩王的身份,必要的時候去清風茶館買消息也可以,明白了嗎?”
“是,父皇。”豫王說完,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道:“父皇是覺得羌族之事有他國的手筆?”
豫王心想,清風閣不屬於任何一國,誰也不知道清風閣到底是哪國人建立的。
清風閣遍布天下,且曾直言清風閣隻屬於江湖,不涉任何一國的朝堂、不依附任何勢力。
所以,無論是什麼身份,想要清風閣的消息都需要給真金白銀。
父皇連清風閣都想到了,可見隻有離開大梁境內的事情,才會讓陳大將軍和劉將軍查起事情來束手束腳。
“嗯,朕總覺得這謀劃裡麵的得利者絕對不會是羌族,這手段如此明顯,已經算作陽謀了。
這件事情朕便是知道這裡有貓膩,也不能太以‘大局為重’,所以讓你走這一趟,你可明白該怎麼做了?”
豫王略一思索,而後恍然大悟一般行禮,道:“多謝父皇教導,兒臣明白了,父皇放心,兒臣定當為父皇分憂。”
皇上很滿意,心裡總算是舒服了一些,便讓豫王離開了。
皇上疲累的靠在龍椅上,又仔細的思索了一下。
如今是六大國分天下,分彆是大梁、大靖、大邕、大吳、大乾以及大荀,其中以大梁城池最多,土地最為富饒,其次是位於大梁南境的大邕和位於大梁西境都大乾。
從兵力上看,人數最多實力強悍的是大梁和大邕,其次是大靖和大乾。
但大靖單單就是人數稍遜於大梁,其勇猛強悍的程度卻絲毫不輸大梁。
而位於大梁北境和西境的大荀、大吳從各方麵來算都是排在末尾的。
尤其大荀是在北境苦寒之地,若非是大梁與大靖都看不上那塊地方,再加上有羌族和戎族正好夾在三國中間,一旦攻打大荀不僅勞民傷財,還沒有絲毫好處,那麼早就沒有大荀了。
而大荀則是暗中積蓄力量,就等著屬於他們的機會,好離開這苦寒之地!
至於大吳雖不如大乾富庶,但也比大荀好上太多了,隻是大吳不善戰,便於大乾和大梁聯姻交好,締結了百年互不侵犯的約定,才能安然無恙的存在。
當然,其中也有防範大邕的成分在,大邕一國獨占大梁南境外的地方,即便沒有大梁境內城池多、地多,但也是兵強馬壯的。
大梁與大乾和大吳都都聯姻,三國便屬於邦交,這才是大邕和大靖沒有明麵上與大梁開戰的原因。
統一天下是各國皇帝都想做到的事情,但這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才能實現,國富民強、兵強馬壯、皇帝有治世之才且善謀略是為人和。
而天時地利便是人和存在時的細致謀劃和精心布局。
這天下的棋盤上,從來都不止有一兩個執棋者,而能被記住並寫入史冊的便是最後剩下的唯一一個執棋者!
“閣主,不好了,任大俠又陷入瘋狂了。”
自從盟主府失火,任家死的死、消失的消失,江湖上已經籌備重新開始選擇盟主了,所以君十才換了稱呼。
辛澄和蘇煜一路遊玩兒著趕路,君十趕回來時,恰好在半路遇到他們,整個鬆了一口氣。
“任大俠現在在哪裡?”
“這裡往北一百裡的黃龍寨,閣中的人已經前去疏散黃龍寨中被擄去的婦孺了。”君十回道。
“阿煜,看來我們需要換一種趕路方式了。”
“嗯,有何不可?”蘇煜挑眉,他現在的內力比不上澄澄,卻也足夠跟得上他。
“好。”
辛澄話落,運起內力眨眼之間就飛出去了,腳尖在樹葉上輕點,速度極快的朝著黃龍寨而去。
影衛們都傻眼了,他們家閣主就這麼把副閣主扔下了
還不等他們想清楚,就看到一道身影緊隨他們閣主而去了。
他們都顧不上驚訝蘇煜會輕功這件事,就趕緊都跟上去了。
笑話,一會兒真的打起來了,然後他們還沒到,那他們這影衛當的也太該死了吧!
一直到黃龍寨後,這些影衛徹底不敢小看蘇煜了,原本以為他是需要他們小心保護的人,把他放在閣主軟肋上的存在。
現在,他們才發現這人完全可以與閣主比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