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媧皇宮_掌洞天福地,建人間仙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90章 媧皇宮(1 / 1)

夜幕降臨,繁星點點,眾人經過一天的奔波後晚上又回到了邯鄲。

今晚他們並未前往招待所休憩,而是徑直奔向叢台靈源之地,準備徹夜在此潛心修行。

抵達靈源之地,夏先衍就帶著隊伍躲進了秦始皇出生地紀念館裡修行。這樣就能避免修行的時候被圍觀了。

畢竟華夏人對於夏先衍這位年輕的先行者太過於好奇了,而且還是活蹦亂跳的部級乾部,平常很少見的。

再加上他那溫文爾雅的氣質,使得無數人為之傾心,對其充滿了好奇和敬仰之情。

也正因如此,每當夏先衍涉足任何一座靈源之地時,總是能在第一時間被人認出來。所以他要在靈源之地修行的時候,都是悄悄的找一處相對封閉的地方。

隨著世界各國都出現了先行者,夏先衍也不再那麼需要大量的安保力量,他隻留下了曆忱雨這一支小隊,另一支保護他的小隊不再以便衣的方式出現在周圍,而是在他所到的城市隨時待命。

就是因為這一支小隊,外加一個李風禾,一行七人太明顯了。

次日清晨,陽光灑在大地上,一行人直奔媧皇宮靈源之地。

就在途中,當他們經過磁山文化靈源之地時,坐在車上的夏先衍突然心中一動,他忽然覺得應該去這座靈源之地探查。

於是他對開車的趙紹銘說道:“紹銘,我們在下一個高速出口下去吧,我想去磁山文化博物館靈源之地看看。”

“好的,隊長。”趙紹銘應聲答應,隨後更改了導航的目的地。不多時,他們便來到了磁山文化博物館靈源之地。

磁山古遺址是華夏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之一。

位於冀州省南部武安市磁山村東約1公裡處的南洺河北岸台地上,東北依鼓山,距武安城17公裡。

該遺址發現於1972年,1986年12月在邯鄲市召開了華夏全國性的磁山文化學術研討會,命名該文化為“磁山文化”。

磁山古遺址距今約年,突破了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考古的年代。

磁山遺址的文化堆積豐富,地方特色明確。出土的遺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蚌器、動物骨骸、植物標本等約6000餘種。

陶器多為手製,以夾砂陶為主,造型簡單,器形不規整,器壁較厚。顏色有紅、褐和灰褐三種,紋飾以淺細繩紋較多。

出土的動物骨骼包括獸類、鳥類、龜鱉類、魚類、蚌類等5大類23種。家畜家禽有犬、豬和雞,其中家雞骨骸是已知華夏發現的最早的家雞骨骸。

遺址內發現了大量的粟灰,證明當時的人們已經種植穀物,且磁山遺址粟的出土,把華夏黃河流域植粟的記錄提前到距今七千多年前,填補了前仰韶文化的空白,也修正了世界農業史中對植粟年代的認識。

此外,這裡還發現了核桃樹籽堆積層,證實7000多年前這一帶就有核桃種植。

磁山遺址的發現是華夏新石器時代考古工作的重大突破,它填補了新石器時代早期代表遺址的空白,為尋找華夏更早的農業、畜牧業、製陶業的文明起源提供了珍貴的線索。

夏先衍在接收完這座遺址的曆史記憶,一幅波瀾壯闊、延綿至萬年之前的華夏曆史畫卷逐漸清晰地展開。他識海之中已經將華夏的曆史脈絡整理到了萬年前。

有如此的收獲,夏先衍沒有著急離開而是心神進入識海開始整理這段時間的收獲。他自己所了解的也隻是大概的曆史脈絡。

而人書《人文經》則更為全麵,其以編年體的形式,將從各個曆史遺跡中挖掘出的珍貴曆史信息進行了詳儘無遺的梳理與歸整,不斷對華夏文明曆史予以補充。

不僅如此,《人文經》還收錄了各種曆史典籍,其中有一部分類似於《永樂大典》這樣的百科全書式類書。

《人文經》的其他部分仍處於創作之中,夏先衍有一種感覺,這部人書仿佛就是想要將整個華夏文明都裝入其中。

近來,夏先衍也察覺到《人文經》正在悄然補充曆史上因各種緣由散佚或僅存殘章斷簡的曆史典籍。

夏先衍大膽推測,這極有可能是因為深埋於陵墓之內作為陪葬品的各類典籍,借由靈源強大的力量得以成功複原。

每每念及此處,夏先衍心中便湧起一股難以抑製的渴望。他由衷地希望著老祖宗們當初在營造自己安息之所時,能夠將大量的典籍隨葬入土。

雖然結果已定,但他還是忍不住祈禱。

如果真的陪葬了大量的典籍,待到未來某一天,當所有這些被塵封的典籍都被靈源的造化之力修複,能完好無損地重現世間之時,必將極大程度地充實和豐盈華夏文明的文化內涵。

想到此他就痛心疾首,想起了華夏曆史上十次大量書籍亡佚殘缺的劫難。

每一次浩劫過後,那些承載著前人智慧結晶的珍貴文獻要麼毀於戰火硝煙,要麼散失民間不知所蹤,給後人探尋過往真相帶來重重困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終焉神戰 我的轉生不對勁 長公主要造反 東北邪乎事兒 錦帳鎖歡 副本求生:我靠善良殺瘋了 開局扮演惡雌,獸夫紛紛淪陷 協議結婚:影帝暗戀我十年 頂流男神:從製服狗仔到娛樂圈稱神 大人,入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