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幕籠罩泰山之巔,一幅深邃而神秘的畫卷緩緩展開。天空似一塊巨大的墨色綢緞,繁星如同璀璨的寶石鑲嵌在浩瀚無垠的天幕之上,密密麻麻,似乎觸手可及。
銀河橫亙天際,那銀色的光帶散發著幽冷而迷人的光輝,似一條流淌著星砂的河流。
山風呼嘯而過,帶著絲絲涼意,吹得衣角獵獵作響。遠處的山巒在夜色中隻勾勒出模糊的輪廓,像是沉睡的巨獸靜臥大地。
遠處的城市燈火如點點繁星墜落人間,與天上的星鬥相互輝映,分不清哪是人間煙火,哪是天上銀河。
上山之時,山路蜿蜒曲折,沿途風景如畫,卻並未見到太多人影。然而,隨著夜幕漸漸降臨,山上的人群竟如潮水般逐漸增多起來。
山頂之上,隻見遊客們熙熙攘攘,熱鬨非凡。其中一部分遊客乃是特意前來觀賞壯麗日出之景的;而更多的則是借由此次遊玩之機,期望能在此地修行。
此外,還有許多正值假期的大學生們三五成群地結伴而行。假期一到學校就沒有統一組織學生到靈源之地修行,放了寒假的學生有的直接回家了,有的則是約著同學來有靈源之地的景區遊玩。
對於他們而言,這次登山之旅不僅可以儘情遊覽山水風光,還能夠趁機在靈源之地修行,可謂一舉兩得。
夏先衍看著越來越多的人群,心中暗自思忖片刻,隨後帶著隊友尋找到了一處位於山頂尚未對外開放的僻靜角落。畢竟以他們如今的身手,已然能夠做到飛簷走壁,想要找到這樣一個無人打擾之所並非難事。
自靈源之地形成強大結界,並徹底改變其內部環境以來,這些孕育出靈源的人文景區成為了熱門景點。
眾多老舊景區煥發出嶄新的生機與活力。
與此同時,不少曆史底蘊深厚、文化源遠流長的人文景觀之地,大量的商業建築紛紛拆除向外撤離,以便更好地保護和展現曆史遺址的原始風貌。
為了確保靈源之地得到妥善的管理和維護,每個靈源之地均有政府工作人員進駐其中。而且,多個相關部門齊心協力、緊密合作,共同製定並執行一係列嚴格的規章製度,對靈源之地的各項事務進行全麵規範和有效監管。
如此一來,既能維持原來的運作模式,又能充分發揮靈源的修行作用。
在那悠悠吹拂著的山風相伴之下,這一行人的身影緩緩地融入到周圍靜謐的環境當中,紛紛進入到了一種忘我的修行狀態裡。
夏先衍從媧皇靈源之地出來後,修為沉澱的差不多,於是儘情地吸納著天地之間的靈氣。這次靈氣沒有經過淬煉,其轉化的速度相較之前明顯變得緩慢了許多。
時間悄然流逝,不知不覺間便已至後半夜。此時的夏先衍突然感覺到自身紫府內的靈氣似乎已經達到了某種極限,難以繼續容納更多的靈氣。
於是他停止修行,想著去識海之中看看《人文經》有何變化。
夏先衍從離開燕京後,尤其是進入燕趙之地,隨後進入齊魯大地,《人文經》源源不斷地汲取著來自各地的璀璨文化,之後就一直在進行演化。
與此同時,華夏守護之靈也會不時地現身於夏先衍的識海之中,觀察《人文經》的變化。
當夏先衍看到識海之中的華夏守護之靈那道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時,他愣了愣,僅僅數日未見,守護之靈已經換了一副新的形象。
此刻出現在他麵前的,是一位氣質儒雅的老者。
他身著一襲青灰色儒袍,那顏色恰似古老歲月沉澱後的色澤,質樸且深邃。儒袍的剪裁極為合身,流暢的線條順著他消瘦卻筆挺的身軀垂落。
而且華夏守護之靈的形象更加飽滿了,徹底擺脫了之前有些虛幻的身形,完完全全成了一個人!
他麵容清臒,額頭寬闊而飽滿,眉如墨畫,修長且微微上揚,透著一股不怒自威的英氣,而那雙眼眸,恰似深邃的幽潭,清澈卻又深不見底,偶爾閃爍的光芒,猶如星子落入潭中,瞬間點亮了整張臉龐。
一頭秀發整齊地束於腦後,用一根簡單的木簪固定,沒有絲毫的矯飾,卻儘顯高潔。
他的手中捧著的正是《人文經》,手指修長且骨節分明,輕輕搭在書頁上,隨著閱讀的節奏,有節奏地輕點著。
他坐姿端正而優雅,脊背挺直,如蒼鬆翠柏般堅毅,雖靜坐於此,卻仿佛有一種無形的氣場彌漫開來,讓人不禁心生敬畏與尊崇。
夏先衍驚愕地問道:“前輩,前輩!您怎麼換了一副形象。”
華夏守護之靈爽朗的笑著說,“哈哈,這不是來到了儒家文化的發祥地嘛,自然要應個景!”
夏先衍湊近仔細端詳一番後,“我瞧您如今這副容貌,莫不是已經完全恢複了?”
華夏守護之靈擺了擺手,輕笑道:“哪能如此之快呢?不過是外表皮囊稍有變化罷了,畢竟我總不能一直以那副如同鬼魂般的模樣示人吧!”
夏先衍點了點頭,接著說道:“也是。前輩,您繼續看吧,我就是沒事了,過來瞧瞧《人文經》是否有什麼新的變化。說實在的,我如今倒是開始有些擔憂起來,害怕這部《人文經》將來會對後世的修行者產生某種程度的禁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