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省城回來沒兩天,便到了陳澤領證結婚的日子,黃玉芝早早的就開始操持宴請事宜,整個人都是喜氣洋洋的。
由於不是大辦,家裡出錢請了廚子,農村的辦宴席的廚子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套班底,除了自帶幫廚,連蒸飯大蒸櫃這些大型家夥什都是自帶的。
主人家隻負責提前購買食材,後續配菜,上菜這些繁瑣的事都由廚子這邊負責。
故而宴客當天作為主人家隻需要招呼好客人,並不十分忙碌。
有陳澤在,陳森忙著店裡的事沒有特地回家幫忙。
隻在中午,將要開席的時候,他提早回去了一趟。
剛進村,老遠就看見到屋門口停滿了車子。
除了幾輛小車,三輪車,摩托車居多,連隔壁鄰居家的道場都占用了大半。
他看了眼熱鬨的院子,心裡想著家裡好久沒有這麼熱鬨過了,諷刺的是上次這般熱鬨居然也是陳澤結婚。
想到勞累的母親,陳森歎息一聲,他真心希望陳澤能把日子過好。
他停好車走進院子,院子裡母親正拉著陳澤和新嫂子與人說著話,看上去很高興的樣子。
陳澤穿了套正式的西裝,女方穿了一套喜慶的紅色套裝,盤了個簡單的發髻,兩人胸前彆了胸花,竟有種七八十年代婚禮的感覺,簡單樸素裡透著濃濃的喜氣。
院子裡其他客人也都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聊著天。
沒有婚慶公司辦得那般隆重,卻也足夠熱鬨。
人群裡除了自家親戚,也有一些不認識的,估摸著是新嫂子那邊的親戚。
很快有人發現了陳森,笑著招呼他:“今天是你哥大喜的日子,怎麼還在店裡忙?”
陳森歉意一笑,上前遞煙,寒暄道:“沒辦法,都是小本生意,不乾不行。”
“謙虛了啊,聽說你店裡生意好得很。”眾人聞言都齊齊看了過來。
陳森笑笑:“算不得多好,回老家混口飯吃而已。”
“對呀,聽說你店裡還在招人,怎麼樣,人招到沒有,你表弟說不想讀書了,你哪裡還在招人不,不如讓他去給你打下手,學點技術啥的算了。”
說話的是母親那邊的親戚,是陳森的表舅媽,平時關係一般,今天卻格外熱絡。
陳森笑著道:“表弟還不到18歲吧,這麼小還是讀書要緊,我乾的都是力氣活,跟著我浪費了。”
聽他這麼說,那人便歇了心思。
同其餘客人寒暄幾句,母親黃玉芝便笑著招呼他過去說話。
從男人不在後,黃玉芝今天算是揚眉吐氣了一次,最讓她操心的大兒子重新開始了新的生活,而能乾的二兒子也出息了,長成了她的驕傲。
陳森沒見過這個新嫂子,黃玉芝便指著陳森給新嫂子王玲介紹:“這是你小叔子,陳澤親弟弟,叫陳森。”
王玲淡淡一笑看著陳森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