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曹操逃出城外,直奔譙郡。
途中路經中牟縣,被守關軍士擒獲,押至縣令麵前。
曹操謊稱自己是客商,複姓皇甫。
但縣令仔細端詳後,沉吟片刻道:
“我早年在洛陽求官時見過你,你是曹操,為何隱瞞身份?”
隨即將曹操監下,並賞賜軍士酒食。
夜深時,縣令暗地裡將曹操帶至後院,審問道:
“我聽說丞相待你不薄,你為何招致禍端?”
曹操答:
“‘燕雀安知鴻鵠之誌!’既然你已捉住我,就直接送往京師請賞,何必多問!”
縣令屏退左右,輕聲說道:
“你莫要小瞧我。我並非庸俗之吏,隻是未遇明主罷了。”
曹操歎道:
“我曹家世代食漢祿,若不思報國,與禽獸何異?”
“我屈身事卓,實為伺機除害。”
“如今事敗,隻能怨天意!”
縣令聞言感歎:
“孟德此行將往何處?”
曹操答:
“我欲回鄉發矯詔,召天下諸侯共討董卓。”
縣令大為感動,親自為曹操鬆綁,將其扶至上座,拜道:
“您是真正的忠義之士!”
曹操感激地拜謝,詢問縣令姓名。縣令答道:
“我姓陳,名宮,字公台。”
“我的老母妻子皆在東郡,如今感公忠義,願棄官隨您逃亡。”
曹操大喜。
是夜,陳宮收拾盤費,與曹操更換衣服,各背一劍,策馬向曹操故鄉譙郡而去。
兩人行至成皋附近,天色已晚。
曹操指著林中說道:
“此處有一人姓呂,名伯奢,是我父親的結義兄弟。”
“可去他家借宿,順便打聽家中消息。”
陳宮讚同。
二人來到呂伯奢莊前,下馬入見。
伯奢聞言大驚,說道:
“朝廷通緝你甚急,你父親已避往陳留,你如何逃得至此?”
曹操說明得陳宮相助,才幸免於難。
伯奢拜謝陳宮道:
“若非使君相助,曹家恐已滅門。”
隨即邀請二人稍候,安排下榻。
伯奢又說道:
“家中無好酒,我去西村買一壺來招待。”
說罷匆匆騎驢而去。
曹操與陳宮坐了許久,忽然聽見莊後傳來磨刀的聲音。
曹操說道:
“呂伯奢並非我的至親,此事可疑,我們應當偷聽一下。”
兩人悄悄走到草堂後麵,隻聽有人說道:
“捆起來殺了,如何?”
曹操斷定:
“果然如此!”
“如果我們現在不先下手,必定被擒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