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拔劍出去查看,立刻就被亂軍刺殺身亡。
曹嵩驚慌,帶一妾奔入方丈後院,試圖翻牆逃走,但妾身材肥胖,無法越牆。
曹嵩無奈,與妾躲入廁所中,卻被亂軍殺害。
應劭拚死逃脫,投奔袁紹去了。
張闓殺光曹嵩一家,劫掠財物後,放火燒毀寺廟,率五百士兵逃往淮南。
後人對此有詩歎道:
曹操奸雄世所誇,曾將呂氏殺全家。
如今闔戶逢人殺,天理循環報不差。
(曹操奸詐凶狠世人皆知,曾殘忍地將呂氏家族滿門屠戮。如今他全家被害,可謂天理循環,報應不爽。)
此時,應劭的部下中有逃出生天的士兵,將消息報告給曹操。
曹操聽聞此事,悲痛欲絕,哭倒在地。
眾人將他扶起,曹操咬牙切齒地說:
“陶謙竟然縱容手下殺害我的父親,此仇不共戴天!”
“我定要舉全軍之力,血洗徐州,才能雪恨!”
於是,曹操留下荀彧和程昱率三萬兵馬守住鄄城、範縣、東阿三地,其餘軍隊全數開拔,直奔徐州而去。
先鋒由夏侯惇、於禁、典韋擔任。
曹操下令,但凡攻下城池,便將城中百姓屠戮殆儘,以為父報仇。
當時九江太守邊讓,與陶謙交情甚篤,聽聞徐州有難,率五千兵馬前往支援。
曹操得知此事大怒,派夏侯惇在路上截擊。
與此同時,陳宮身為東郡從事,也與陶謙關係深厚,得知曹操為父報仇而欲屠殺百姓,連夜趕來見曹操。
曹操得知陳宮是來為陶謙說情,本想避而不見,但念及舊日情分,隻得召見。
陳宮對曹操說:
“聽聞您率大軍討伐徐州,為尊父報仇,計劃屠儘百姓,因此特來進言。”
“陶謙乃仁義君子,非貪圖私利之人。”
“尊父遇害,實為張闓的惡行,與陶謙毫無關係。”
“況且州縣百姓與您無仇,若濫殺無辜,實屬不祥。”
“望您三思而行。”
曹操怒道:
“你昔日棄我而去,如今又有何臉麵來見我?”
“陶謙害我滿門,我誓要摘其膽剜其心,方解此恨!“
“你雖替他遊說,又能奈我何!”
陳宮見勸說無果,隻得辭彆,感歎道:
“我也無臉再見陶謙了!”
於是策馬投奔陳留太守張邈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