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傕和郭汜趁機從四麵攻來,李樂的軍隊大敗。
楊奉和董承也難以抵擋,隻能護送天子北撤。
在撤退途中,賊軍緊追不舍,李樂見局勢危急,建議天子先騎馬脫險。
天子卻說:
“朕不能丟下百官獨自逃命。”
眾人聽後悲慟不已,哭泣著隨行。
亂軍中,胡才被殺。
董承和楊奉見敵軍追擊愈發逼近,便請天子棄車步行,到達黃河岸邊。
李樂等人在岸邊找到一隻小船作渡船。
然而天氣嚴寒,天子與皇後艱難登船,但河岸陡峭,船又無法靠岸,而追兵已近。
楊奉說道:
“用馬韁繩接連起來,拴住天子的腰,將他放下船去。”
這時,國舅伏德帶著十幾匹白絹趕來,說:
“我在亂軍中撿到這些白絹,可用來接連纜繩。”
於是尚弘用白絹將天子和皇後包裹好,先吊放下船,才得以安全登船。
李樂持劍站在船頭護衛,伏德背負皇後登船。
岸上有許多人爭著登船,李樂將抓住纜繩者儘數砍入水中。
天子和皇後過河後,船又返回接人。
爭渡的人中,有許多被砍斷手指,哭聲震天。
渡河之後,天子身邊僅剩十餘人。
楊奉找到一輛牛車,將天子載至大陽。
途中眾人斷糧,晚上隻能宿於破敗的瓦屋中。
一位村野老人送來粗米飯,天子和皇後共食,但因飯粗難以下咽。
次日,天子下詔封李樂為征北將軍,韓暹為征東將軍,並繼續啟程前行。
途中,太尉楊彪與太仆韓融趕到,哭著拜倒在天子的車前。
天子和皇後見狀,亦忍不住淚流滿麵。
韓融說道:
“李傕和郭汜二賊,尚信任臣下之言,我願冒死勸說二賊罷兵,陛下務必保重龍體。”
韓融隨後離去,而李樂則護送天子至楊奉的營地暫作歇息。
楊彪建議天子暫居安邑縣。
車駕抵達安邑後,因無高樓可居,天子和皇後隻能暫住茅屋,無門可關,四周用荊棘圍成屏障。
天子在茅屋下與大臣商議國事,將士們則在荊籬外駐守。
李樂等人逐漸專權,百官稍有冒犯便在天子麵前遭到毆罵。
他們故意送上渾濁的酒和粗劣的食物給天子,天子隻得勉強接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