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後,荀彧入見曹操說道:
“劉備是英雄人物,現在不早做謀劃,將來必成後患。”
曹操沒有回答。
荀彧退出後,郭嘉前來,曹操問道:
“荀彧勸我殺劉備,你怎麼看?”
郭嘉回答:
“不可。”
“主公興義兵是為了除暴安良,一向以信義招攬賢才,現在正擔心俊傑之士不肯來投。”
“如果殺了以困境來投靠的劉備,就是害賢之舉。”
“如此一來,天下有誌之士必然疑慮,不敢前來相助,主公又將依靠誰來平定天下呢?”
“若因除掉一個人的威脅而失去四海的支持,這樣的利弊得失,主公必須慎重考量。”
曹操大喜道:
“你說得正合我心意。”
次日,曹操向朝廷推薦劉備為豫州牧。
程昱勸告說:
“劉備終究不會屈居人下,不如趁早除掉他。”
曹操回答:
“現在正是需要英雄的時候,不可因殺一人而失去天下的民心,郭奉孝與我看法一致。”
於是,曹操沒有聽從程昱的建議,派遣三千兵馬、十萬斛糧草送給劉備,讓他前往豫州就任,進駐小沛,並召集以往的散兵攻打呂布
劉備抵達豫州後,派人聯絡曹操,共商征討呂布之事。
正當曹操準備親自起兵攻打呂布時,忽然急報傳來:
張濟從關中領兵攻打南陽,因中流矢而亡。
其侄張繡繼承部隊,任用賈詡為謀士,並與劉表結盟,屯兵宛城,計劃興兵進攻許都,企圖威脅天子。
曹操大怒,決定興兵討伐張繡,但又擔心呂布趁機侵襲許都,於是向荀彧征詢對策。
荀彧說道:
“此事不難。”
“呂布是個沒有遠見的人,見利必喜。”
“主公可派使者去徐州,加官賜賞,傳達和解的意圖,讓呂布與劉備化解矛盾。”
“呂布若因此高興,必不會再有遠大的謀劃。”
曹操聽後稱讚道:
“此計甚妙。”
隨即派奉軍都尉王則帶著誥命和和解書前往徐州。
同時,曹操親自率領十五萬大軍,分三路進軍討伐張繡,以夏侯惇為先鋒,在淯水邊紮營。
賈詡勸張繡道:
“曹操的兵力強大,正麵迎敵並非明智之舉。”
“不如舉眾投降,以保全實力。”
張繡采納了建議,派賈詡到曹操軍營遞交降書。
曹操見賈詡言辭機敏、對答如流,非常欣賞他,甚至想任用為自己的謀士。
賈詡推辭道:
“我過去隨李傕,已得罪天下,如今追隨張繡,深受信任,不忍輕易離開。”
說完辭彆曹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