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董承等人詢問馬騰道:
“您想請誰來助我們?”
馬騰答道:
“聽說豫州牧劉玄德(劉備)如今就在此地,為何不去求助於他?”
董承說:
“此人雖是皇叔,但如今依附於曹操,怎麼可能答應參與這件事呢?”
馬騰說道:
“我觀察到,前些日子在圍場狩獵的時候,曹操接受眾人祝賀時,關雲長站在劉玄德背後,握刀欲刺曹操,卻被劉玄德用眼神製止。”
“劉玄德並非不想對付曹操,隻是忌憚曹操的勢力強大,恐怕難以成功罷了。”
“若是你們去請求他,他必然會答應。”
吳碩說道:
“此事不可操之過急,應該從容籌劃。”
眾人遂散去。
次日夜深,董承帶著密詔徑直前往劉備的住處。
門吏通報後,劉備迎出,將董承請入一間小閣,關羽、張飛侍立在旁。
劉備說道:
“國舅深夜前來,必有要事。”
董承答道:
“白日騎馬前來,恐怕引起曹操的懷疑,所以選擇夜晚拜訪。”
劉備便命人取酒款待。
董承說道:
“前些日子在圍場上,雲長想刺殺曹操,但將軍以眼神阻止了他,這是為何?”
劉備吃了一驚,說:
“公如何得知此事?”
董承答道:
“眾人或許未察覺,我卻看得清清楚楚。”
劉備無法隱瞞,便說道:
“舍弟見曹操的行為僭越,因此一時怒不可遏。”
董承掩麵而泣,說道:
“朝廷的臣子若都能像雲長這般,天下何愁不太平!”
劉備擔心董承是曹操派來試探自己,便假意說道:
“曹丞相治國有方,為何會不太平呢?”
董承聞言,變了臉色,起身說道:
“公身為漢室皇叔,我才以剖心之情相告,公為何如此欺騙我?”
劉備解釋道:
“隻是怕國舅有詐,所以試探一番。”
董承於是取出衣帶中的密詔呈給劉備觀看,劉備讀後不勝悲憤。
董承又將已簽署的義狀取出,上麵已有六人簽名:
一是車騎將軍董承,二是工部侍郎王子服,三是長水校尉種輯,四是議郎吳碩,五是昭信將軍吳子蘭,六是西涼太守馬騰。
劉備說道:
“既然國舅奉詔討賊,備豈敢不竭儘犬馬之勞?”
董承拜謝,隨即請求劉備簽署義狀。
劉備也在義狀上寫下“左將軍劉備”,並押了字,將義狀交還給董承。
董承說道:
“還需再請三人,共湊十義,以圖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