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打算殺掉劉備,劉備從容地進前說道:
“明公為何隻聽信片麵之詞,就要斷絕以往的情誼嗎?”
“我自從徐州失散了兩位弟弟,關雲長的生死至今不明。”
“天下長相相似的人不在少數,難道僅憑赤臉長須就認定是關某嗎?”
“明公為何不仔細辨彆呢?”
袁紹本就優柔寡斷,聽了劉備這番話後,責備沮授道:
“聽信了你的話,差點錯殺了好人!”
於是重新請劉備上帳同坐,商議為顏良報仇之事。
這時,帳下有一人站出來說道:
“顏良與我是情同手足的兄弟,如今被曹操所害,我怎麼能不為他報仇雪恨?”
劉備看那人,身高八尺,麵容如獬豸一般,正是河北名將文醜。
袁紹大喜道:
“除了你,誰還能為顏良報仇?”
“我將給你十萬軍隊,立刻渡過黃河,追殺曹賊!”
沮授進諫道:
“不可輕舉妄動。”
“現在應當駐軍延津,同時分兵去官渡,這才是上策。”
“如果輕率渡河,一旦發生意外,全軍恐怕都無法撤回。”
袁紹大怒道:
“都是你們這些人拖延軍心,耽誤時間,壞了大事!”
“難道沒聽過‘用兵貴在神速’嗎?”
沮授退下後歎息道:
“上位者自滿其誌,下屬隻求速功。”
“悠悠黃河,我能渡過去嗎!”
於是托病不再參與議事。
劉備對袁紹說道:
“備承蒙大恩,無以為報,願意與文將軍同行。”
“一來報答明公的恩德,二來趁機探尋雲長的消息。”
袁紹大喜,命令文醜與劉備一同率領前軍。
文醜卻說:
“劉備不過是屢敗之將,與他同行對軍隊不利。”
“既然主公執意讓他去,那就讓我分給他三萬軍隊,讓他押後。”
於是,文醜親自率領七萬大軍先行,命劉備率三萬軍隊殿後。
曹操見關羽斬殺了顏良,對他更加欽佩,上奏朝廷,封關羽為“漢壽亭侯”,並鑄印授予關羽。
不久傳來消息,袁紹又派大將文醜渡過黃河,占據了延津。
曹操立即下令遷移居民到西河,並親自率兵迎戰,同時發布命令:
後軍作為前軍,前軍變為後軍;糧草先行,軍隊隨後。將領呂虔疑惑地問:
“糧草在前,軍隊在後,這是何意?”
曹操解釋說:
“糧草在後,往往被敵軍搶掠,因此讓它在前。”
呂虔又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