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話間,忽聽莊外傳來馬嘶人喊聲。
童子進來稟報:
“有一將軍帶著數百人到了莊院。”
劉備大驚,急忙出門查看,見來者竟是趙雲。
他大喜過望。
趙雲下馬拜見說道:
“昨日回縣尋不到主公,連夜四處打聽,得知您在此,便追趕而來。”
“請主公速速返回縣城,恐有人趁機來廝殺。”
劉備辭彆水鏡先生,與趙雲一同上馬趕回新野。
路上沒走幾裡,又遇見關羽和張飛率兵而來,眾人見麵十分歡喜。
劉備將躍馬檀溪脫險的事情一一道來,大家都為此歎息不已。
到了縣城後,劉備與孫乾等人商議對策。
孫乾說道:
“可以先致信劉景升,陳述此事。”
劉備聽從建議,便派孫乾帶信前往荊州。
劉表召見孫乾問道:
“我邀請玄德來襄陽赴會,為何他中途逃席?”
孫乾呈上書信,詳細說明是蔡瑁設下陷阱害劉備,幸得躍馬檀溪逃脫。
劉表大怒,立刻召來蔡瑁,責罵道:
“你竟敢謀害我義弟!”
隨即下令將蔡瑁推出斬首。
這時,蔡夫人趕來哭求劉表赦免蔡瑁的性命,但劉表仍然怒火難平。
孫乾勸說道:
“如果殺了蔡瑁,恐怕皇叔也難以在此安居。”
劉表這才消氣,將蔡瑁釋放,隻是重重責罰了一番,並命長子劉琦隨同孫乾前去向劉備賠罪。
劉琦奉命趕往新野,劉備熱情接待,設宴款待他。
酒席間,劉琦忽然落淚。
劉備關切地問道:
“為何如此悲傷?”
劉琦答道:
“繼母蔡氏一心謀害我,我實在無計可施,懇請叔父指點迷津。”
劉備勸說道:
“凡事多加小心,儘力儘孝,自然能夠平安無事。”
次日,劉琦含淚告彆。
劉備親自騎馬送劉琦出城,指著自己所騎的馬對劉琦說道:
“若不是這匹馬,我早已命喪黃泉。”
劉琦答道:
“這並非馬之功勞,而是叔父福德深厚所致。”
說罷,兩人灑淚而彆,劉琦悲傷地離去。
劉備回城時,忽然在街市上看到一人,此人頭戴葛巾,身穿布袍,腰係黑色絛帶,腳蹬烏色布履,邊走邊長歌道:
“天地翻覆兮,火欲殂;
大廈將崩兮,一木難扶。
山穀有賢兮,欲投明主;
明主求賢兮,卻不知吾。”
劉備聽到歌聲,暗自思忖:
“此人難道是水鏡先生所言的伏龍、鳳雛之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