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感激地說道:
“多謝先生指點,此情此義,備終身銘記。”
說罷,玄德重重作揖,徐庶亦深深一拜,兩人依依惜彆。
玄德說:
“從前水鏡先生曾對我說過:‘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如今您所言的,莫非就是伏龍與鳳雛?”
徐庶回答道:
“鳳雛是襄陽的龐統,伏龍正是諸葛孔明。”
玄德聽後興奮地說:
“今日方才明白‘伏龍、鳳雛’之說。”
“想不到如此大賢之人竟在近前!”
“若非先生指點,我真是有眼如盲啊!”
後人有詩讚徐庶走馬推薦諸葛亮:
痛恨高賢不再逢,臨岐泣彆兩情濃。
片言卻似春雷震,能使南陽起臥龍。
徐庶推薦了孔明後,便再次辭彆玄德,策馬而去。
玄德聽了徐庶的話,這才徹底領悟了司馬德操的預言,宛如醉酒初醒,恍如夢覺。
他帶領眾將返回新野,隨即備上厚禮,帶關羽、張飛一同前往南陽拜訪諸葛孔明。
卻說徐庶辭彆玄德後,感念玄德的挽留之情,又擔憂孔明可能不願出山輔佐他,於是騎馬直奔臥龍岡,走入草廬拜見孔明。
孔明見徐庶,問他來意。
徐庶答道:
“我原本想輔佐劉豫州,無奈老母被曹操囚禁,寄書召喚,我不得不舍之而去。”
“臨彆之際,我向玄德推薦了先生。”
“玄德今日便會親自前來拜訪,希望先生不要推辭,請展平生大才,輔佐他一統天下!”
孔明聽罷,神色頓變,嚴肅地說道:
“您是把我當作獻祭用的犧牲品嗎?”
說完便拂袖而入,不再言語。
徐庶羞愧難當,隻得退出草廬,上馬趕往許昌見母。
正如詩雲:
囑友一言因愛主,赴家千裡為思親。
至於後來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喜歡三國白話版請大家收藏:三國白話版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