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敢奢求先生遠來相見。”
“數日之後,我必再來拜訪。”
“願借紙筆作一書,托先生轉達令兄,以表劉備的一片誠心。”
諸葛均遂取來文房四寶,劉備拂開雲箋,用凍得發僵的手寫下一封信,內容如下:
備久慕高名,兩次晉謁,不遇空回,惆悵何似!
竊念備漢朝苗裔,濫叨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綱紀崩摧,群雄亂國,惡黨欺君,備心膽俱裂。
雖有匡濟之誠,實乏經綸之策。
仰望先生仁慈忠義,慨然展呂望之大才,施子房之鴻略,天下幸甚!社稷幸甚!
先此布達,再容齋戒薰沐,特拜尊顏,麵傾鄙悃。統希鑒原。
信寫完後,他遞給諸葛均收下,拜彆而出。
諸葛均將他送至門外,劉備再三致意而離去。
正當劉備上馬欲行之時,忽然見童子在籬笆外招手,大聲喊道:
“老先生來了!”
劉備轉頭望去,隻見小橋那邊,有一人頭戴暖帽,身披狐裘,騎著一頭毛驢。
身後跟隨一位青衣童子,手提一壺酒,踏雪而來。
那人過了小橋,一邊走一邊吟誦道:
一夜北風呼嘯,大地寒意逼人,萬裡厚厚的雲層遮住了天空。
長空中雪花紛亂飄落,將原本的山河景致儘數改換。
抬頭仰望浩渺天際,仿佛看到玉龍在空中爭鬥;片片雪花如鱗甲飛舞,頃刻間已鋪滿宇宙。
騎著驢子過小橋,隻見籬笆間的梅花瘦削,忍不住獨自感歎。
劉備聽到吟誦,驚喜地說道:
“這才是真正的臥龍先生啊!”
他連忙翻身下馬,快步上前施禮道:
“先生在如此寒冷的天氣裡出行,實在辛苦!”
“劉備早已久候。”
那人急忙下驢還禮。
這時,諸葛均從後麵說道:
“此人並非家兄臥龍,而是家兄的嶽父黃承彥。”
劉備略顯失望,但仍讚道:
“剛才先生吟誦的詩句,極為高妙。”
黃承彥笑道:
“老夫方才在小婿家讀《梁父吟》,記住了這篇詩。”
“剛過小橋,偶然見到籬笆間的梅花,觸景生情,隨口吟誦出來。不想被尊客聽到。”
劉備問道:
“先生可曾見過令婿?”
黃承彥答道:
“老夫正是來此探望他的。”
劉備聽後,隻得告辭黃承彥,上馬而歸。
這時風雪愈加猛烈,劉備回頭眺望臥龍岡,隻見大雪覆蓋,萬物蒼茫,內心不禁鬱鬱不樂。
後人有詩描寫劉備冒風雪訪孔明的情景,詩曰:
一天風雪訪賢良,不遇空回意感傷。
凍合溪橋山石滑,寒侵鞍馬路途長。
當頭片片梨花落,撲麵紛紛柳絮狂。
回首停鞭遙望處,爛銀堆滿臥龍岡。
劉備歸至新野後,時光如梭,不覺又到了早春時節。
他便命卜者占卜吉日,並親自齋戒三日,沐浴更衣,再次準備前往臥龍岡拜訪諸葛亮。
關羽和張飛聽聞此事,心生不滿,便一同前來勸諫劉備。
正所謂:
高賢未服英雄誌,屈節偏生傑士疑。
至於關、張所說何事,且聽下文分解。
喜歡三國白話版請大家收藏:三國白話版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