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人有詩讚曰:
“劉備當年歎孤窮,幸有南陽臥龍逢。”
“欲知他日鼎分地,先生笑指畫圖中。”
劉備拜請諸葛亮說道:
“備雖德薄才疏,但願先生不棄微賤,出山相助。”
“備願聽從先生教誨。”
諸葛亮答道:
“我久已安於耕作之樂,懶於參與世事,實在難以從命。”
劉備聞言痛哭道:
“先生若不出山,天下百姓將如何是好!”
言罷,淚水沾濕衣襟。
諸葛亮見劉備如此真誠,感動地說道:
“將軍既然如此看重我,亮願效犬馬之勞。”
劉備聞言大喜,便召關羽、張飛入堂,一同獻上金帛作為禮物。
諸葛亮堅辭不受,劉備說道:
“這些並非聘請先生的厚禮,隻是劉備的一點心意罷了。”
諸葛亮接受了劉備的邀請,隨即說道:
“我已受劉皇叔三顧之恩,不可不出山。”
“你留在家中務農,不可讓田地荒蕪。”
待我功成之日,便會回來歸隱。”
後人感歎此事有詩曰:
“身未升騰思退步,功成應憶去時言。
隻因先主丁寧後,星落秋風五丈原。”
另有古風讚道:
高祖提劍斬白蛇,夜戰芒碭血流霞;
平秦滅楚登鹹陽,二百年後又中斷。
光武興起都洛陽,漢業至此複崩壞;
獻帝遷都幸許昌,英雄四起亂天下。
曹操得時握天命,孫權繼業據江東;
孤窮劉備曆流亡,獨居新野憂民苦。
南陽臥龍懷雄誌,奇正韜略儘胸中;
三顧草廬真心動,扶漢大業共圖謀。
先取荊州後取川,彌天之手補乾坤;
談笑間星河倒轉,千秋萬古名不朽!
劉備等人告彆諸葛亮的兄長諸葛均,帶著諸葛亮返回新野。
劉備對諸葛亮禮遇有加,視為師長,同桌共食,同榻而眠,日日探討天下大勢。
諸葛亮說道:
“曹操在冀州修建玄武池訓練水軍,必然是有意南下江南。”
“您可以派人前往江東探查虛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