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寧拜謝後領兵前往夏口。
孫權又加封淩統為承烈都尉,淩統隻得暫且壓下怒火。
從此,東吳加緊建造戰船,分兵駐守江岸。
孫靜領一支軍隊駐守吳會,孫權親率大軍駐紮柴桑,周瑜則在鄱陽湖訓練水軍,為將來的戰事做準備。
話分兩頭。
卻說劉備派人探聽江東消息,回報稱:
“東吳已攻殺黃祖,現屯兵柴桑。”
劉備便向諸葛亮請教對策。
正在此時,劉表派人邀請劉備前往荊州議事。
諸葛亮說道:
“這是因為江東剛破黃祖,劉表必是想商議報仇之策。”
“我當隨主公同去,見機行事,自有妙計。”
劉備同意,留關羽守新野,命張飛率五百兵馬隨行,自己帶著諸葛亮前往荊州。
途中,劉備問孔明:
“見到劉表時該如何應對?”
孔明答道:
“先謝襄陽之事。”
“他若讓主公出兵攻打江東,千萬不可答應,隻需推說回新野整頓軍馬。”
劉備依計而行。
抵達荊州後,劉備安排張飛駐紮城外,自己與孔明入城見劉表。
行禮畢,劉備在階下請罪。
劉表說道:
“我已知曉賢弟遭遇的事情,當時本欲斬蔡瑁以謝罪,但眾人求情,才暫時寬恕他。”
“賢弟勿怪。”
劉備答道:
“此事並非蔡將軍所為,當是下人無知所致。”
劉表又說:
“如今江夏失守,黃祖被殺,我特請賢弟前來商議報仇之策。”
劉備答道:
“黃祖性情暴虐,不善用人,才釀此禍。”
“若此時興兵南征,倘曹操從北方來襲,又該如何應對?”
劉表歎息道:
“我年老多病,力不從心,願賢弟助我處理政務。”
“我百年之後,荊州便托付於賢弟。”
劉備忙推辭道:
“兄長為何如此說?”
“備豈敢承擔此重任!”
孔明以目示意劉備,劉備說道:
“容我稍作思考再定良策。”
於是辭彆劉表,返回館驛。
孔明說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