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和張飛心中不滿,說道:
“諸葛亮年紀輕輕,有什麼本事?”
“大哥對他未免太過重視了!”
“況且,我們還沒見過他實際的本領。”
劉備說道:
“我得到孔明,就如同魚得水一般。”
“兩位弟弟不要多說了。”
關、張二人聽罷,不再言語,退了下去。
一天,有人送來犁牛尾,劉備親自將尾毛編成帽子。
孔明見狀,正色說道:
“主公難道不再有遠大的誌向了,隻想著做這些瑣事嗎?”
劉備將帽子扔到地上,謝罪道:
“我不過是借此排解心中愁悶罷了。”
孔明說道:
“主公自覺與曹操相比如何?”
劉備答道:
“遠不如。”
孔明說道:
“主公手下兵力不過數千人,萬一曹軍來攻,如何應對?”
劉備說道:
“我正為此事發愁,尚未想到良策。”
孔明說道:
“應當立即招募百姓組建民兵,由我親自訓練,以備敵軍來襲。”
劉備聽從建議,在新野召集三千民兵,孔明日夜操練陣法。
忽然傳來消息,說曹操派夏侯惇率領十萬大軍直撲新野而來。
張飛聽聞後對關羽說道:
“可以讓孔明去迎戰好了。”
正在此時,劉備召兩人進來,說道:
“夏侯惇率兵前來,如何迎敵?”
張飛說道:
“大哥為何不派‘水’去呢?”
劉備笑道:
“智謀依賴孔明,勇武還需兩位弟弟,豈能互相推諉?”
關、張二人退出,劉備便請孔明商議對策。
孔明說道:
“隻是擔心關、張二人不願聽從我的指揮。”
“如果主公要我統兵作戰,請將劍印借我。”
劉備立即將劍印交給孔明,孔明隨即召集眾將聽令。
張飛對關羽說道:
“咱們先聽聽他的命令,看看他如何布置。”
孔明說道:
“博望坡左側有山,名為豫山;右側有樹林,名為安林,可以埋伏軍隊。”
“雲長帶一千士兵埋伏於豫山,待敵軍前隊經過,不用迎戰,隻需等待後隊輜重糧草經過;見到南麵起火,便率軍出擊焚燒糧草。”
“翼德帶一千士兵埋伏於安林後的山穀中,也等南麵火起,再前往博望坡舊屯糧草處放火焚燒。”
“關平和劉封各率五百人,攜帶引火之物,埋伏在博望坡後兩側,待敵軍夜至,便放火伏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