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張飛因關羽放走了上遊敵軍,便率軍從下遊殺來,截住曹仁展開混戰。
忽然遇到許褚,兩人交鋒,許褚不敢戀戰,急忙逃跑。
張飛繼續追擊,與劉備、諸葛亮會合後,一起沿河前往上遊。
此時劉封、糜芳已經準備好船隻等待,眾人渡河後直奔樊城。
諸葛亮下令將所有船隻和筏子放火燒毀。
卻說曹仁收攏殘軍,退到新野紮營,並派曹洪去見曹操,報告戰敗的情況。
曹操聽後大怒道:
“諸葛村夫竟敢如此欺人!”
他立刻調動大軍,漫山遍野地向新野進軍,並下令部隊一邊搜山,一邊填堵白河,同時分成八路軍隊,一齊攻打樊城。
謀士劉曄勸說道:
“丞相剛到襄陽,應先安撫民心。”
“如今劉備將新野百姓全部遷入樊城,若我們直接攻打,百姓會遭殃。”
“倒不如先派人勸降劉備,若他願意投降,不費一兵一卒便可奪得荊州;若他拒絕,也可顯得我軍仁義。”
曹操認為有理,便問:
“誰適合做這使者?”
劉曄答道:
“徐庶與劉備交情深厚,他最合適。”
曹操猶豫道:
“他若去了,恐怕不會回來。”
劉曄說:
“如果他不回來,就會被天下人恥笑。”
“請丞相放心。”
於是曹操召來徐庶,對他說:
“我本想踏平樊城,但憐憫百姓,不忍傷害。”
“你去勸降劉備,若他投降,不僅免罪,還封賞高官;若頑固不降,軍民將一起被滅。”
“我知你忠義,特派你去,希望你不要辜負我。”
徐庶答應後前往樊城。
到了樊城,劉備和諸葛亮接待了徐庶,敘談往日情誼。
徐庶說:
“曹操派我來勸降使君,其實是裝模作樣買民心。”
“他分兵八路並填白河而來,樊城恐難守住,您應早做準備。”
劉備想留徐庶在城中,徐庶卻拒絕道:
“如果我不回去,將會被人恥笑。”
“況且我母親已故,我心中終身遺憾。”
“雖然身在曹營,但絕不會為他出謀劃策。”
“你有諸葛亮輔佐,大業必成。我告辭了。”
劉備無法強留。
徐庶回到曹營後,向曹操報告劉備並無投降之意。
曹操大怒,當即下令進兵樊城。
劉備詢問對策,諸葛亮建議:
“趕快放棄樊城,暫時去襄陽休整。”
劉備歎道:
“可百姓追隨我許久,如何忍心拋棄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