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不忍,繼續勸說。
就在此時,糜夫人將阿鬥放於地上,猛然轉身,跳入枯井自儘。
趙雲悲憤難抑,但追兵已到,隻得抱起阿鬥上馬,再殺出重圍。
後人讚糜夫人有詩曰:
戰場上的將領全憑馬匹馳騁,而步行又如何能護著幼主突圍?
趙雲拚儘一死,隻為保全劉備的後嗣,糜夫人雖為女子,卻有丈夫般的勇決之氣。
趙雲見糜夫人已自儘,心中悲痛,擔心曹軍侮辱其遺體,便推倒旁邊的土牆,將枯井掩埋好。
隨後,他解下護甲的束帶,將貼身的護心鏡摘下,把幼主阿鬥緊緊抱在懷裡,手提長槍,再次策馬上路。
不久,一名敵將率領步兵追上,攔住去路。
此人正是曹洪麾下的部將晏明,手持三尖兩刃刀衝殺上來。
趙雲與其交鋒,僅三個回合便將晏明刺死,隨即殺散敵兵,衝開一條血路。
然而,未走多遠,又遇到一隊軍馬擋住去路。
為首的大將正是河間張合,他旗號分明,氣勢洶洶。
趙雲不發一言,舉槍迎戰。兩人交手十餘合,趙雲顧慮幼主在懷,不敢久戰,急忙尋找退路而走。
張合窮追不舍,趙雲縱馬狂奔,忽然“趷躂”一聲,戰馬連人一起跌入土坑之中。
張合正準備挺槍刺來,突然一道紅光從坑中湧起,趙雲所騎戰馬猛然一躍,從坑中跳出,仿佛神助。
後人對此稱讚道:
紅光罩體困龍飛,征馬衝開長阪圍。
四十二年真命主,將軍因得顯神威。
張合見狀,心中大驚,不敢繼續追擊,急忙退走。
趙雲見狀,趁機策馬繼續前行。
不料背後又有兩員敵將追來,喊道:
“趙雲休走!”
前方同時也有兩員敵將攔路。
他回頭看時,追兵正是馬延和張頜,攔路的是焦觸與張南,四人皆是袁紹舊部降將。
趙雲見狀,毫無懼意,力戰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