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謙遜道:
“在下不才無學,有辱垂詢。”
孫權又問:
“足下近在新野,輔佐劉豫州與曹操對敵,想必對曹軍的虛實知之甚詳。”
孔明答道:
“劉豫州兵微將寡,又兼新野城小糧少,如何能與曹操相持?”
孫權問:
“曹軍兵力到底有多少?”
孔明答:
“馬步水軍加起來約有百餘萬。”
孫權懷疑道:
“莫非虛張聲勢?”
孔明答:
“絕非虛假。”
“曹操在兗州已有青州軍二十萬;平定袁紹後,又得五六十萬;中原新募軍隊三四十萬;如今再得荊州兵二三十萬。”
“總計不下一百五十萬。”
“亮以百萬相言,乃恐江東士民聞之而驚耳。”
魯肅在旁聽後變色,以目示意孔明不要多言,而孔明卻假裝沒看見。
孫權接著問:
“曹操部下的戰將大約有多少?”
孔明答:
“足智多謀之士、能征慣戰之將,何止一兩千人!”
孫權又問:
“如今曹操平定荊楚,是否還有其他打算?”
孔明答道:
“如今曹操沿江紮營,備戰船隻,若無吞並江東之意,又將圖謀何地?”
孫權問道:
“若曹操有此意,戰與不戰,請足下為我裁決。”
孔明答道:
“亮有一言,但恐將軍不肯聽。”
孫權道:
“願聞其詳。”
孔明說道:
“當初天下大亂,將軍起於江東,劉豫州聚眾於漢南,與曹操共同爭奪天下。”
“如今曹操已經平定大患,戰事基本平息,最近又新破荊州,威震海內。”
“縱使有英雄之士,也無處施展才乾,因此劉豫州被迫退逃至此。”
“請將軍審量自身形勢:如果能以吳越之兵力與中原抗衡,不如早日決裂;若不能,何不聽從眾謀士之計,按兵不動,北麵臣服於曹操?”
孫權尚未答話,孔明又接著說道:
“將軍如今外表假裝服從,內心卻懷疑動搖。”
“若事到緊急仍不能果斷決策,禍患便指日可待!”
孫權反問:
“如果果真如此,劉豫州為何不投降曹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