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曹操平白損失了十五六萬支箭,心中鬱悶不已。
荀攸進言道:
“江東有周瑜、諸葛亮二人,善用奇計,眼下難以攻破。”
“不如派人詐降東吳,做內應通報消息,方能成事。”
曹操說道:
“此計正合我意。”
“軍中何人適合去執行?”
荀攸答道:
“蔡瑁已被誅殺,但蔡氏家族仍有人在軍中。”
“蔡瑁的族弟蔡中、蔡和現為副將,丞相可用恩惠拉攏他們,派他們前往東吳詐降,定不致引起懷疑。”
曹操大喜,當夜召來蔡中、蔡和,囑咐道:
“你二人可率少量軍士去東吳詐降,密切通報消息。”
“事成之後,重重封賞,絕不虧待。”
“但若懷有二心,定將嚴懲!”
“蔡中、蔡和連連叩首道:“我等妻兒都在荊州,怎敢心懷異念?”
“願以周瑜、諸葛亮之首獻於丞相麾下!”
曹操賞賜豐厚,次日派二人帶五百士兵,駕船數艘,順流向南岸駛去。
卻說周瑜正籌劃進軍之事,忽聞江北有船隊駛來,聲稱是蔡瑁之弟蔡中、蔡和前來投降。
周瑜召二人入帳,蔡中、蔡和痛哭拜倒,說道:
“吾兄無罪,卻被曹賊殺害。”
“我等誓報兄仇,特來投降,願為前部先鋒。”
周瑜大喜,賞賜重金,將二人任命為前部將領,與甘寧一同領軍。
蔡中、蔡和拜謝,以為周瑜中計。
周瑜隨後密召甘寧,叮囑道:
“此二人並未攜帶家眷,定然是假意投降,是曹操派來探聽消息的奸細。”
“我欲將計就計,利用他們通報虛假情報。”
“待出兵之日,先斬殺二人祭旗。”
“你須小心行事,萬不可疏忽。”
甘寧領命而去。
不久,魯肅入見周瑜,諫言道:
“蔡中、蔡和的投降,多半是假意,切勿輕信。”
周瑜喝道:
“他們因曹操殺兄之仇才前來投降,何來詐降之說?”
“若你如此多疑,豈能容天下英才?”
魯肅默然退下,轉而向諸葛亮請教。
諸葛亮聽後微笑不語。
魯肅問:
“先生何故發笑?”
諸葛亮答道:
“我笑子敬不知公瑾用計之妙耳。”
“大江隔阻,曹操的細作本就難以往來。”
“此番派蔡中、蔡和詐降,不過是試探我軍虛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