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看到前方的軍隊停下不前,問道:
“為何不前進?”
士兵回報說:
“前麵山路狹窄,因昨晚下雨,泥濘積水,馬蹄陷在泥裡,無法前行。”
曹操勃然大怒,喝道:
“軍隊遇山開路,遇水架橋,怎能因泥濘就不行?”
他下令命令中傷的軍士緩慢行進,強壯者則負責搬土、運草填塞道路,務必迅速行動,違令者斬首。
軍隊隻得下馬,在路旁砍伐竹木,填補道路。
曹操擔心後軍追來,命令張遼、許褚、徐晃帶領百名騎兵持刀在後跟隨,遲緩者立即斬殺。
此時,軍隊已經極度饑餓,士兵們倒在地上,曹操命令馬踏過他們繼續前進,致使許多人死亡,哭聲四起。
曹操怒道:
“生死有命,何必哭泣!”
“若再哭泣者,立斬!”
三次停馬:一停落後,一停填補溝壑,一停繼續前進。經過險峻的山路後,路麵稍微平坦些。
曹操回頭一看,隻有三百多騎兵跟隨,且沒有一人穿戴整齊。
他催促大家加速前進,眾將說:
“馬匹已經精疲力儘,必須稍作休息。”
曹操說道:
“趕到荊州再休息也不遲。”
又行了不到幾裡,曹操在馬上突然大笑。
眾將問:
“丞相為何大笑?”
曹操答道:
“大家都說周瑜、諸葛亮足智多謀,但從我來看,他們其實是無能之輩。”
“如果在這條路上埋伏一支軍隊,我們所有人都得束手就擒。”
話音未落,忽然傳來炮響,周圍五百名刀手陣列成行,領頭的大將是關雲長,提著青龍偃月刀,騎著赤兔馬,攔住了去路。
曹軍看到,頓時驚慌失措。
曹操說道:
“既然到此,便與關將軍決一死戰!”
眾將說道:
“雖說人不畏死,但馬已疲乏,怎能再戰?”
程昱說:
“我素知雲長忠誠仁義,雖然曾受過丞相厚恩,但他必定會在此時秉持公義。”
“丞相若親自去說一聲,或許可以化解此難。”
曹操依計而行,縱馬走向前,欠身對關雲長說道:
“將軍彆來無恙!”
關雲長也欠身回應:
“關某奉軍師令,已在此等候丞相多時。”
曹操說道:
“曹操兵敗勢危,已無路可走,望將軍能夠以舊情為重。”
關雲長答道:
“昔日,關某雖蒙丞相厚恩,但也已斬顏良、誅文醜,解白馬之圍以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