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人有詩讚曰:
古怪形容異,清高體貌疏。
語傾三峽水,目視十行書。
膽量魁西蜀,文章貫太虛。
百家並諸子,一覽更無餘。
當下張鬆打算告辭回去,楊修說:
“您暫時住在館舍吧,讓我去向丞相報告,安排您見見丞相。”
張鬆謝過後,退了出去。
楊修進入曹操的內堂,向曹操稟告:
“剛才丞相為何對張鬆有些慢待?”
曹操回答:
“他說話不太客氣,所以我故意慢待他。”
楊修說:
“丞相能容忍禰衡,為什麼不能接納張鬆?”
曹操說:
“禰衡的文章傳遍了當今,而張鬆有什麼特彆的才華?”
楊修答道:“請您彆隻看表麵,張鬆的口才就像滔滔江水,辯才無礙。”
“剛才我把丞相所寫的《孟德新書》給他看,他看了一遍,就能背誦下來。”
“像這樣的博學和記憶力,真的是非常罕見。”
“張鬆還說這本書其實是戰國時某個無名氏所寫,蜀中的小孩都能熟記。”
曹操聽後說:
“難道古人和我有默契不成?”
他命人將那本書撕碎燒掉。
楊修說道:
“張鬆這樣的才人,應該接見他,讓他看看我們軍隊的氣象。”
曹操回答:
“明日我會去西邊的訓練場點軍,你可以先帶他來,讓他看看我軍的陣容,再讓他回去傳播消息:我很快就會征伐江南,然後收回四川。”
楊修領命離去。
次日,楊修帶著張鬆來到了西教場。
曹操點燃了五萬虎衛軍,布置在訓練場中。果然,盔甲鮮亮,衣袍光彩奪目;
金鼓震天,戈矛在陽光下閃耀;
四麵八方,各種隊伍整齊排列;
旌旗飄揚,人馬飛躍。
張鬆斜視這一切,沉默良久。
曹操喊住他,指著隊伍問道:
“你在川中見過這種英雄人物嗎?”
張鬆回答:
“我在蜀中從未見過這樣的兵力,隻是以仁義來治理人民。”
曹操聽後臉色一變,盯著張鬆,但張鬆毫無懼意,楊修也時不時用眼神觀察張鬆。
曹操對張鬆說:
“我視天下那些小人物如草芥。”
“大軍出征,戰必勝,攻必取,順我者生,逆我者死。”
“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