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笑道:
“主公所言雖合天理,但亂世之中,戰事紛繁,戰爭爭鬥本非一成不變的道理。”
“如果拘泥常理,寸步難行,應該根據形勢變化。”
“‘兼弱攻昧’、‘逆取順守’,這便是湯、武之道。”
“若事成之後,再以義回報他人,封為大國,又何愧於信義?”
“今天若不取,彆人便會取。”
玄德若有所思地說道:
“你說得有理,這話我定要牢記。”
於是,他決定與孔明一起商議起兵西行的事宜。
孔明提議道:
“荊州是重地,必須分兵守護。”
玄德答道:
“我與龐士元、黃忠、魏延前往西川,軍師可與關雲長、張翼德、趙子龍共同守護荊州。”
孔明同意了這個安排。
於是,孔明負責守衛荊州;
關羽守住襄陽的要路,張飛巡視四郡,趙雲駐守江陵,鎮守公安。
玄德命令黃忠擔任前軍,魏延為後軍,自己和劉封、關平坐鎮中軍,龐統為軍師,帶領五萬馬步兵,開始西行。
臨行時,廖化帶領一支軍隊前來投降,玄德立即指示廖化輔佐關羽,繼續抵禦曹操。
那年冬天,劉備引領軍隊開始進軍西川。
行軍不過幾天,孟達趕來拜見玄德,表示劉益州命令他帶領五千兵馬前來迎接。
玄德於是派人通知劉璋,提前告知他的行軍情況。
劉璋隨即發布命令,告知沿途的州郡準備糧草供應。
劉璋還打算親自從涪城出發迎接玄德,於是下令準備車馬、帳篷、旌旗鎧甲,務必盛大顯赫。
然而,劉璋的主簿黃權進言道:
“主公,這樣做一定會招致劉備的禍害。”
“我在劉府多年,不忍見主公中了他人的奸計。”
“請三思。”
張鬆則認為黃權的話違背了宗族之情,隻會助長敵人的氣焰,實無益於劉璋。
劉璋聽後憤怒地斥責黃權,表示自己的決定已定,命令黃權不許乾涉。
黃權堅持自己的意見,跪地流血,最終口銜劉璋的衣袖苦苦勸諫。
劉璋憤怒不已,扯衣起身,黃權依舊不放,結果被打落了門牙兩顆。
劉璋命人將黃權推出宮外,黃權哭泣著離去。
臨行前,一人從旁起身喊道:
“主公若不采納黃公衡的忠言,豈非自取死地?”
劉璋轉過身來看,見是建寧的李恢,便命他上前。
李恢叩首說道:
“‘君有諍臣,父有諍子’,黃公衡忠誠的言辭,必當聽從。”
“若讓劉備進川,無異於迎虎入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