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問道:
“那現在該怎麼辦?”
龐統說道:
“我有三條計策,請主公選擇其一施行。”
劉備問:
“是哪三條計策?”
龐統答道:
“現在立即選出精兵,晝夜兼程直接襲擊成都,這是上策。”
“楊懷、高沛是益州的名將,各自率軍駐守關隘。”
“主公可以假意聲稱要回荊州,二將聽聞後必定前來送行,趁機將他們擒殺,奪下關隘,先占領涪城,再進攻成都,這是中策。”
“如果覺得上策過於倉促,中策也不滿意,那就退回白帝城,連夜趕回荊州,暫時放棄益州,日後再圖進取,這是下策。”
“但如果遲疑不決,最終將陷入困境,無力回天。”
劉備說道:
“上策過於倉促,下策過於拖延,中策不急不緩,最為合適,就按中策行事。”
劉備於是寫信給劉璋,稱曹操已派部將樂進率軍到青泥鎮,荊州將領難以抵擋,他必須親自趕回應戰,來不及當麵告辭,隻能書信致意。
這封信送到成都後,張鬆聽說劉備打算回荊州,誤以為是劉備真心放棄益州,便寫了一封信準備派人送給劉備。
正巧他的哥哥張肅,時任廣漢太守,來訪。
張鬆急忙將信藏在袖中,陪同張肅談話。
張肅見張鬆神情恍惚,心中起了疑惑。
張鬆拿出酒來與張肅共飲,席間相互敬酒,不料那封信不小心從袖中掉在地上,被張肅的隨從拾起。
酒席散後,隨從將信呈給張肅。
張肅打開一看,信中大致寫道:
“我先前向皇叔進言,絕無虛妄之處,怎奈遲遲未能行動?‘逆取順守’,自古以來為人所推崇。”
“如今大局已在掌握之中,怎能棄此良機而回荊州呢?”
“若真如此,我聽聞後簡直如失所依。”
“此信到達之日,請即刻發兵。”
“我將在內部接應,切勿錯失良機!”
張肅看完信後大吃一驚,說道:
“我弟弟竟乾出這種滅門之事,豈能不稟告!”
連夜帶著信件去見劉璋,詳述弟弟張鬆與劉備勾結、圖謀獻出益州的事情。
劉璋看罷信後勃然大怒,說:
“我平日從未虧待他,怎麼他竟敢背叛我,意圖謀反!”
於是下令逮捕張鬆及其家人,將他們全部斬首示眾。
後人對此事感歎不已,作詩歎道:
一覽無遺世所稀,誰知書信泄天機。
未觀玄德興王業,先向成都血染衣。
劉璋處決了張鬆後,召集文武官員商議對策,說道:
“劉備意圖奪取我的基業,如今該怎麼辦?”
黃權回答道:
“事不宜遲,應立即派人通知各處關隘,加強兵力守衛,絕不允許荊州的任何一人一騎通過關口。”
劉璋采納了黃權的建議,當夜便火速派人傳達命令,將檄文送往各個關隘。
喜歡三國白話版請大家收藏:三國白話版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