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然得知孫桓損失兵力,正打算前去救援,忽然有幾個小卒從伏兵中走出,投降上船。
朱然問道:
“你們是誰?”
小卒回答:
“我們是馮習帳下的士兵,因為賞罰不明,特來投降,帶來機密消息。”
朱然問道:
“你們帶來什麼消息?”
小卒回答:
“今晚馮習打算趁虛而入劫取孫將軍的營寨,約定用火光作為信號。”
朱然聽後,立即派人將此事報告給孫桓。
然而,報信的人在半途被關興殺死。
朱然考慮後決定出兵救援孫桓,但他的部將崔禹說道:
“小卒的話未必可信。”
“如果有疏忽,水陸兩軍都將陷入困境。”
“將軍最好穩守水寨,讓我代為行軍。”
朱然同意了,便命崔禹帶領一萬兵馬前往。
當晚,馮習、張南和吳班分兵三路,直奔孫桓營寨,四麵點燃火堆,吳軍頓時大亂,紛紛尋找逃跑的路。
此時,崔禹正在行進中,忽見火光升起,急忙催兵前進。
剛轉過山,忽然山穀中鼓聲大作,關興和張苞分彆從左右兩側夾攻而來。
崔禹大驚,正準備逃跑時,遇到張苞。
兩人交戰了一回合,崔禹被生擒,張苞帶著他回去了。
朱然得知孫桓的危急情況,立即指揮船隻向下遊撤退五六十裡。
孫桓帶領敗兵逃入彝陵城,問部將:
“哪裡有城堅糧足,可以駐紮?”
部將答道:
“北方的彝陵城最為合適,可以在那裡安營。”
於是孫桓帶領敗軍急速前往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