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有一人挺身而出,說道:
“今日大王把重任交給將軍,想要擊敗魏兵並擒拿曹丕,為什麼不早早發兵渡江,在淮南迎敵?”
“等到曹丕兵到時,恐怕就來不及了。”
徐盛回頭一看,原來是吳王的侄孫孫韶。
孫韶字公禮,擔任揚威將軍,曾在廣陵守衛。
年少時氣盛,極有膽量和勇氣。
徐盛說道:
“曹丕勢大,且有名將領軍做先鋒,無法輕易渡江迎敵。”
“待到他們的船隻全部集結在北岸時,我自有辦法破敵。”
孫韶說道:
“我麾下有三千精兵,而且對廣陵的地勢非常熟悉,我願意親自去江北與曹丕決一死戰。”
“如果無法取勝,我願意服從軍令。”
但徐盛堅持不同意。
孫韶非常堅決,再三請求出征,徐盛愈加不肯同意。
最終,徐盛憤怒地說道:
“你如此不聽號令,我怎能指揮其他將領?”
於是命令手下的武士把孫韶推出去斬首。
刀斧手將孫韶趕出營外,豎起黑旗示意處刑。
孫韶的部將趕緊飛報吳王孫權。
孫權得知後,急忙騎馬趕到營地,命令刀斧手停手,救下了孫韶。
孫韶哭泣著奏道:
“我曾在廣陵駐守,深知地形。”
“若不在廣陵與曹丕決一死戰,等他越過長江,東吳豈不完了!”
孫權進入營帳,徐盛迎接他入帳。
孫權問道:
“大王命臣為都督,帶兵抵抗魏兵;而揚威將軍孫韶違背軍令,理應處斬,為何寬恕他?”
徐盛答道:
“法律是國家的典刑,不是臣所立,更不是大王所立。”
“若因親情寬免孫韶,如何讓其他將士服從?”
孫權答道:
“韶雖然犯了法,但他年輕氣盛,誤犯軍法。”
“這個孩子雖然姓俞,孤兄非常寵愛他,並賜姓孫,他也曾為我效力。”
“如果殺了他,豈不是辜負了我兄弟的情誼?”
徐盛則說道:
“既然如此,便暫且留下他吧。”
孫權命孫韶向徐盛拜謝,但孫韶卻不願下拜,他大聲說道:
“依我看,應該立即引兵出征攻破曹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