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班中一位酋長提出:
“沙口的水流較淺,如果蜀兵從這裡偷偷地渡過河,必會帶來巨大的麻煩,應該派兵守住。”
孟獲笑道:
“你是本地土人,怎麼不明白呢?”
“我正希望蜀兵能過來渡河,下了水,必定會死於水中。”
那酋長又說道:
“如果有土人知道夜裡渡河的方法,那該怎麼辦?”
孟獲笑著回應:
“不用擔心,難道我們這片地方的人會幫助敵人嗎?”
正說話間,忽然有人來報,蜀兵悄悄地渡過了瀘水,切斷了夾山的糧道,且打著“平北將軍馬岱”的旗號。
孟獲聽後笑道:
“就這點小兵小將,怎麼值得一提?”
於是,他立刻派副將忙牙長,帶三千兵前往夾山峪。
與此同時,馬岱發現蠻兵已到,便立即將兩千兵馬在山前布陣。
兩軍對峙,忙牙長騎馬出陣,與馬岱交戰。
僅一個回合,忙牙長便被馬岱一刀斬下馬來,蠻兵大敗,紛紛撤退,回到孟獲的大營,將戰況稟告給孟獲。
孟獲召集將領問道:
“誰願去迎戰馬岱?”
話音未落,董荼那站出來說道:
“我願意前往。”
孟獲大喜,便給董荼那三千兵馬。
與此同時,他又擔心有人趁機再次渡過瀘水,於是派阿會喃帶三千兵馬去守住沙口。
董荼那帶著蠻兵抵達夾山峪下營地,馬岱迎戰。
營中的士兵認出是董荼那,便告知馬岱。
馬岱縱馬前去,大聲罵道:
“無義的背恩之徒!”
“丞相饒恕了你們的性命,你們如今卻背叛了,難道不覺得羞恥嗎?”
董荼那滿麵慚愧,無言以對,最終選擇不戰而退。
馬岱趁機追擊,殺了不少蠻兵,隨後撤回。
董荼那回到孟獲營中,向孟獲報告:
“馬岱實在太強,根本打不過。”
孟獲大怒,罵道:
“我早就知道你是受過諸葛亮恩惠的,現在不戰而退,分明是在賣陣!”
他命令將董荼那推出去斬首。
眾酋長紛紛懇求,才免去董荼那的斬刑,孟獲命令武士打了董荼那一百大棍,將他放回原來的營房。
其他酋長們紛紛對董荼那說道:
“我們雖然生活在蠻荒之地,但從未犯過中原;中原也從未侵犯過我們。”
“如今,我們受孟獲威脅,迫不得已才反叛。”
“想必孔明神機妙算,曹操、孫權都曾對他心生敬畏,我們這些蠻夷豈能不懼?”
“況且我們都曾得過他保命之恩,怎能不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