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這軍器局所轄諸坊,執行的流水線生產真了得!”
歸城途中。
騎馬前行的樂進,眉宇間仍透有激亢,即便經曆不少大場麵,可跟隨曹昂一起,視察軍器局諸坊,見到的一幕幕,讓樂進感到不可思議!
“不說彆的,就單說箭坊。”
見曹昂笑而不語,樂進緊攥韁繩,言語間透著激動,“區區200餘眾的規模,能稱為箭匠的才40餘眾,可所產各式弩箭、弓箭竟然能達3000餘枚,月產就是近10萬枚!”
“這是什麼概念啊!”
“而且按安民公子所言,眼下的箭坊才剛開始,後續要繼續增擴人手,力爭所製各式弩箭、弓箭月產達百萬枚!”
講到這裡時,樂進心頭難掩激動。
統兵打仗這般久,沒有誰比樂進更清楚,兩軍交戰下消耗最多的,那絕對非弩箭、弓箭莫屬。
不管是兩軍野戰,亦或是攻城戰,大戰拉開序幕之際,必先發動箭矢攻勢,以壓製敵軍攻勢,打擊敵軍士氣,消耗敵軍規模,繼而在戰機稍縱即逝的戰場,尋得敵軍漏洞,繼而發動猛攻。
每一名統軍造詣極高的統將,或許對作戰的方式不同,用兵的節奏不同,可有些東西卻是相通的。
樂進根本就不敢想,在南陽所設軍器局箭坊,一個月能產近百萬枚各式弩箭、弓箭,這要敢積攢幾個月,彆說是跟哪路諸侯去打,那在雙方交戰初期,南陽方麵將占據怎樣的優勢啊。
“其實這不算什麼。”
曹昂騎馬前行,看著前方高聳城牆,露出淡淡笑意道:“這也是受限於材料供應,學徒熟練不足,不然這產量還能再提。”
樂進:“……”
這還不算什麼?
樂進嘴角抽動,一時不知該說些什麼。
“其實軍器局所轄諸坊,運用的流水線生產很早就有了。”見樂進如此,曹昂輕歎一聲道。
“這怎麼可能!”
樂進難以置信的看向曹昂。
此時。
不止樂進這般,隨行的典滿、許儀等一行人,也都是如此表情。
“公子,您不會是再說笑吧?”
典滿看了眼左右,遂對曹昂道。
“某何時說笑過?”
曹昂瞪了眼典滿,“在大秦尚未一統六國前,秦國就奉行此技藝,你們想想,秦軍與六國交戰時,特彆是跟幾國聯軍,最厲害的是什麼?”
“秦箭!”
許儀激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