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九江、廬江、汝南、南陽四郡文武安置,曹昂是費了一番功夫,為的就是讓這幫出色的文武,能夠彼此相處融洽的共事,確保他所節製的四郡,不會在內部出現問題,全力以赴對外。
“提及此事,某就對淮陵、廣陵一帶局勢有憂。”
李整輕歎一聲,看向丁斐道:“自從公子班師歸宛以來,呂布、劉備、孫策三方固然在上述之地有衝突,可直到現在卻沒有將江東所部驅趕出去,這孫策委以重任的周公瑾,能力還真是不容小覷啊。”
“而在不久前,鎮南將軍府派人傳來密令,言明我軍已然開啟伐荊一役,如果此等消息叫三方知曉,某擔心這江淮一帶會生變故啊。”
“萬一呂布他們聯合起來,對我九江展開襲擾的話,恐接下來對我軍極其不利,畢竟廬江這邊還有不少事要做,某就在想,是否趁此機會先行收回曆陽、阜陵等地,以增強九江東部縱深,畢竟劉備在此前奪占了東城、堂邑兩地。”
“不可。”
丁斐忙道:“如若真是這樣,那劉備定會猜到什麼,依著斐之見,今下我軍不動方為最佳。”
嗯?
李整不由生疑。
在曹昂領兵離開九江沒多久,圍繞淮陵、廣陵一帶的風波就起了,不滿江東鼠輩竊據徐州之地的呂布,領兵對淮陵一帶發動攻勢,為此江東兵與之對戰,而在此等態勢下,一直按兵不動的劉備也參與其中了。
三方在這片區域展開混戰,使得九江沿線戒嚴,期間有一批批流民逃離淮陵、廣陵一帶朝九江雲聚。
亂世紛爭下,人命是最不值錢的。
在三方勢力如此境遇下,李整、丁斐他們明確各項事宜外,還加強對毗鄰之地駐防,確保戰亂不會引到九江境。
然在此等態勢下,徐州治下卻出現問題,這導致呂布領軍歸徐,而留張遼統領幾部在此斡旋。
徐州出現狀況,江東也好不到哪兒去。
本領軍待在江北的孫策,不知何時就離開了江北,而孫策離開,但卻對周瑜委以重任,以此人來統轄各部。
事後李整、丁斐他們才通過各方打探知曉,徐州、江東都出現了叛亂,尤其是以江東方麵最厲害。
總而言之就一句話。
長江南北的局勢就是亂。
“在今下的江淮一帶,除了我軍以外,勢力最強的要屬江東。”在李整的注視下,丁斐表情嚴肅道。
“固然呂布麾下兵強馬壯,可他對徐州而言終究是外來,其想確保徐州不丟,必須要驅使麾下主力震懾才行。”
“公子叫我等知曉伐荊一役,是想叫我等做到心中有數,但卻不能受伐荊影響,就更改在此的策略。”
“那依著文侯公之見,我軍就按兵不動?”
李整聽後,皺眉講出心中所疑,“可某這心底多少有些擔憂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