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您真是高瞻遠矚啊。’
而在眾將各懷心思離去之際,李典卻生出唏噓,看著前方的平氏城,‘在刺探隨棗走廊之際,您其實就想好了伐荊一役,為此在討袁之戰中,才會做那麼多的事情吧。’
感慨之餘,李典隨轉身離去。
他還有不少事要解決。
己部出比陽,兵聚於平氏一帶,那不過是剛剛開始罷了。
相較於城外曹軍的忙碌,彼時的平氏城內氛圍卻緊張起來。
這連帶著急報很快就出城。
曹昂所發動的伐荊一役,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整個荊州產生的影響,在持續增強,尤其是處在漢水以北的荊州所控之地,說是人心惶惶一點都不為過。
這又是前線戰況焦灼的。
這又是江東兵進犯江夏。
這又是張羨起兵反州府。
對於底層群體而言,這種整體性的大改變,他們根本就無法獲悉,但也都因為所在地域產生的變化,而變得惶恐難安起來。
可是對屯駐各地的將校,亦或對治理一方的文官,他們是能通過後方的來報,以獲悉到各方麵動態的。
儘管劉表牧守荊州的時日增長了,這期間也扶持起一批忠於自己,親近山陽劉氏的群體,但更多的位置卻是屬於荊北諸族的,當然,也有極少位置是分給彆的群體。
在這等態勢下,當危機到來之際,勢必會有暗地裡的聯係,以謀劃在亂局到來下,怎樣確保自身利益。
一連多日。
平氏一帶無戰事。
然章陵郡卻動作頻頻。
章陵。
太守府。
“府君,從隨縣、複陽等地抽調營校馳援平氏,萬一江夏郡有變的話,那對我章陵而言不是好事啊。”
正堂內,一名文士麵露憂色,看著神情眼熟的章陵郡太守鄧濟道,“何況我章陵與曹軍接壤的,可不止是南陽一地,還有汝南,萬一……”
“你講的這些,某難道沒有想到嗎?”
此人話還沒講完,鄧濟卻滿不在乎道:“黃祖是何等人,更彆提他把江夏看的,比他的命都重要。”
“即便江東真的集結大軍,想趁亂攻伐江夏,可江夏有長江這一天險,更彆提不少要地被黃祖把持著,孫策就算比乃父還悍勇,也不可能殺進江夏郡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