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承認與否,天下大勢正朝著曹袁之爭傾斜,一方勢力也好,群體也好,個人也罷,任何無法追上節奏,適應形勢的都將會被無情淘汰!
在這一大勢下,許都也好,鄴城也罷,有任何反應都屬正常。
隻不過相較於袁紹,承受壓力最大的,毫無疑問是曹操。
無他。
從討董之戰開始,袁紹都是最奪目耀眼的,特彆是入主冀州以來,或許這前後出現些反複,可袁紹的霸主地位,早已是深入人心。
在此等背景下,曹操即便異軍突起,可有些事不是說改變,就可以改變的。
北方的種種變化與影響,對遠在襄陽的曹昂而言,其實能做的並不多。
曹昂所能做的,是將自己這攤子做好,才是最根本的。
“殺!!”
“殺!!”
襄陽城外。
某處大營。
一處校場上,數以千計的曹軍將士,或持長槍,或持盾舉刀,或持長戟分散於各處,在所屬將校的指揮下,冒著寒風在進行操練。
“公劉所部兵威,真乃少見啊。”
在一隊人簇擁下,曹昂挎劍而立,掃視著眼前將士,露出欣慰的笑意,不加吝嗇的讚許道:“有君在此坐鎮,某無憂矣!”
“公子謬讚了。”
在道道注視下,史渙忙抱拳行禮,“此乃末將職責所在。”
“是職責不假,但中軍有公劉在,某心安啊。”
曹昂神情感慨,走上前攙著史渙雙臂,神情動容道。
“公子~”
史渙心下一暖,一時不知該如何說。
士為知己者死。
單單是曹昂此等舉止,對於史渙而言是不同的。
“公劉可曾怨過昂?”
曹昂伸手輕拍史渙肩膀,盯著史渙說道。
“公子何出此言。”
史渙一驚,瞪眼對曹昂道:“末將從沒這樣想過啊。”
其實曹昂何意,史渙如何會不知,在此前伐荊一役中,以於禁、李典、甘寧為首的一批武將,得以在征戰期間表現不俗,仗也沒少打,甚至孫香等一眾將校,亦在征戰之際得到對應倚重。
唯獨史渙在此戰中很少出現。
但史渙所起到的作用卻至關重要。
一個是配合滿寵、賈詡他們解決內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