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去江淮、徐州一帶巡察,是曹昂考慮了很久的事,不為彆的,就為兩個人與多股勢力,曹昂也必須抽身去一趟。
兩個人分彆是揚州刺史丁斐,徐州刺史夏侯惇。
多股勢力則是袁譚、劉備、孫策所部。
漢末這一時期的複雜,不是一部部史料就能記載清楚的,有太多的事,需要花時間,耗精力去梳理與解決的。
遠的就不說了,就說發生在眼前的事。
荊豫兩州哄抬糧價下,所采取的截然不同的措施。
曹昂敢動兵在荊北諸郡眾縣逮捕一批,處決一批,將他們的家產查抄,除了是想給荊州諸族立威以外,就是篤定沒有波及到的群體,不敢輕易展開成規模的反叛。
事實上曹昂猜準了。
排外的對應,在曹昂看來就是守舊。
而守舊,就代表會有綏靖思潮。
從一開始,曹昂就吃準了荊州諸族的想法。
更彆提荊州還沒有一統呢,荊南仍處在張羨的掌控下,雖說荊北、荊南依舊保持著對峙關係,可彼此間怨氣最大的,不是張羨跟曹昂,而是以張羨為首的荊南諸族vs以蔡蒯為首的荊北諸族。
所以有些事不能一概而論。
但要是荊北發生的事,曹昂不考慮其他在豫州搞一下,不用想,許都會生亂,豫州會群起而反,甚至鬨不好,還將動搖曹氏的基本盤,即汝潁一係,譙沛一係,畢竟這兩股勢力同樣在豫州境內。
這跟當初討袁不一樣。
討袁的時候,曹昂在豫州所轄汝南郡,鼓搗出眾多的事出來,讓一批宗族被乾掉,這是屬於公事。
袁術僭越稱帝,這是要掀攤子啊。
即便有一些人對曹昂所為有不滿,有排斥,有顧慮,有擔憂,但他們卻隻能藏在心裡不提。
畢竟要是滅不了袁術,那漢室的臉麵就真被踩到地上了,屆時其他諸侯勢力敢有效仿的,這牌局就玩不下去了。
可如今的豫州成腹地了,沒有任何戰亂的威脅,固然說治下有些混亂或不定吧,但沒必要玩那麼狠吧。
動兵,這性質就變了。
一旦曹昂真這樣做,豫州所轄諸郡眾縣籍的名士大儒,還有那幫為官的,必然會展開反撲的。
不要懷疑宗族勢力的反抗。
曹操就吃過這方麵的虧。
殺了兗州籍名士邊讓,讓兗州諸族或反抗,或觀望,或推波助瀾,繼而導致兗州之亂的發生,險些叫曹操所部傾覆掉。
這種事危害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