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此前曹昂所言種種,讓夏侯惇改變了想法。
“…侄兒自隨父從征南陽,離開許都已有兩載有餘,雖說在這期間侄兒也曾見過父母,但侄兒卻沒有儘到人子該儘之孝,每每想到這裡侄兒這心裡就很自責,而今下侄兒肩負重責更是不能輕易離開所位,故而此次借著巡視之名,侄兒就想在徐州停留些時日,便趕赴譙縣祭拜一番,如若有機會的話,想歸許都一趟,雖然侄兒也知歸許一事恐難以實現,但侄兒還是……”
看到這裡的時候,夏侯惇輕歎一聲。
“使君。”
見夏侯惇如此,李卑關切上前道。
“沒事。”
夏侯惇擺擺手道。
然而此時的夏侯惇,心情卻很是複雜,因為他知曉曹昂的不易,曹昂的這封信的真誠開篇,無疑是更進一步拉近二人的關係。
要知道夏侯惇就是極重孝道的。
在他尚未及冠之際,有人侮辱他的老師,這叫夏侯惇怒而殺之,儘管這為夏侯惇惹來不小的麻煩,但夏侯惇之名卻得以傳開。
在這個時代,師,這是僅次於親的,甚至有不少師生情,要比父母更親,更濃。
曹昂寫的這些,在言明他為何選擇這樣離開下,也叫夏侯惇感受到了彆樣情緒。
在此等態勢下,夏侯惇繼續看著。
而寫完這些的曹昂,就沒有任何的含蓄,直截了當的指明徐州今後要怎樣做,在確保軍屯大興的前提下,針對青州要逐步調整為外鬆內緊,對廣陵一帶的劉備所部,要逐步與揚州刺史府緊密聯係起來,以達到全麵封鎖劉備的戰術部署。
甚至於針對青州,曹昂還提供了一些思路,如設法離間袁紹、袁譚父子關係,畢竟袁紹寵愛三子尚,這是人儘皆知的。
今下袁紹雄踞四州之地,作為長子的袁譚,如何能坐視本屬於他的一切,就這樣拱手讓給他人?
哪怕這個人是他親弟弟。
這隻怕也是不行的。
所以袁紹所部是有矛盾的,就看怎樣挖掘了,而一旦內部矛盾被放大,讓袁紹對袁譚生出忌憚,讓袁譚對袁紹生出不滿,這對曹氏是極有利的。
除了這件事,曹昂還提供很多思路,這叫夏侯惇看過以後,頗有振奮之意,因為曹昂提的這些,都是操作性極強的。
“孟德有此佳兒,主母培養此麒麟兒,曹氏當興啊!!”久久之後,夏侯惇拿著手裡的書信,神情頗有感觸的鏗鏘道。
“子修啊子修,你還真是讓某對你是愈發佩服了,哈哈,活這麼大了,到最後,這心境與胸懷竟還不如一小輩。”
夏侯惇的話,叫李卑生出震驚。
他跟隨夏侯惇這麼久,如何不知自家使君的脾性,能叫其講出這樣一番話,這是極其不容易的。
儘管李卑不知自家公子留下的信,裡麵究竟是寫了什麼,但李卑卻知一點,接下來的徐州治下必有大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