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修以為我軍如若今下迎戰袁軍,這勝算有多大?”
曹操此言講出,讓曹昂立時警覺起來。
這是刺激受的不小啊。
其實從曹操派人急赴譙縣,叫自己抓緊趕回許都,曹昂就猜到了一些事,畢竟曹袁之戰牽連太大了。
從現實的角度出發,曹氏先後奪取南陽郡、江淮之地、徐州多地、荊北諸郡是讓勢力膨脹不少,且在此之後,曹操還擇機拿下河內、河東兩郡,移司隸校尉部至弘農郡,這已然有趕超袁紹之勢。
而且有不少人的想法因此在變。
但是吧,袁紹的威名太強了,也太久了,人的名樹的影,儘管說曹袁雙方在地盤上相差不大,可是有些東西啊,絕非是以地盤來論勝負的。
彆的暫不說,就說騎兵這一塊。
曹操麾下的騎兵,就比不過袁紹麾下的。
是。
在這一時期下,騎兵三寶尚未問世,但是騎兵在戰場的位置與重要,正在一點點的突顯出來。
雖說受到曹昂的影響,騎兵三寶在曹操麾下虎豹騎列裝,且在伐荊一役下,作為輕騎兵的豹騎,展現出了驚人的戰力。
但是吧,那終究不是對戰袁紹啊。
即便是曹操也沒有十足的底氣,覺得憑借所擁有的虎豹騎精銳,就一定能把袁紹麾下騎兵給徹底打趴下。
一場舉世矚目的大戰,在沒有開打之前,誰都沒有絕對的把握,說一定能夠將對方給打敗了。
“父親,如若我軍今下就與袁紹開戰,恐取勝的可能不大。”在曹操的注視下,曹昂沉吟許久,才開口道。
“畢竟對於我軍而言,需要調整與完善的地方太多,如果這個開戰期限,能夠拖到明歲開打,這取勝概率無疑能增加很多。”
“這些某難道不知嗎?”
曹操冷哼一聲道:“問題是現在的袁紹,那是磨刀霍霍想對我軍開戰,甚至把手都伸到許都這邊了!!”
果然。
聽到這話的曹昂,立時堅定了所想。
許都,是因為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決策,才在潁川郡逐步凸顯出來的,在過去,尚叫許昌之際,那規模還是很小的,就因為漢帝劉協定都於許,在近些年的不斷發展下,許都才逐步成為曹氏核心的戰略要地。
對於定都於許,而非是彆的地方。
曹昂過去沒有想那麼多,但是隨著在南陽等地曆練,曹昂才逐步看出該地的重要性,當然這其中也牽扯到一些妥協。
先說妥協。
在曹操沒有迎奉天子前,以兗州這塊四戰之地立足,核心之地是在東郡、濟陰郡交彙的黃河以南之地。
那段時期下,曹操跟兗州派的關係極好,聽從陳宮所獻之策,據兗州以戰四方,這讓曹操開始嶄露頭角。
汝潁一派那個時候在曹操麾下尚不凸顯,以陳宮為首的兗州派,才是跟沛譙一係並駕齊驅的。
直到曹操殺了邊讓,使得本就有些隔閡的兗州派,徹底將矛盾給激化了,這導致曹操在起兵征伐陶謙之際,陳宮他們迎呂布入兗州,給曹操打了個措手不及。
戰事最焦灼時,曹操還控製著的地方就三處,也是在那一戰後,荀彧徹底贏得曹操的信賴,而與荀彧地位相同的,還有程昱、夏侯惇。
夏侯惇就不說了,這一直都得曹操信賴,在兗州那一戰後,這種信賴更是無法複刻了。
因為荀彧的地位提升,使得一批潁川出身的謀士才俊,得以在舉薦後到曹操麾下,得到曹操的重用。
像曹操念念不忘的戲誌才,那就是荀彧舉薦的,隻可惜這位大才因病早逝了,曹操每每想起都感到惋惜。
這種趨勢保持下,就讓汝潁派逐步取代兗州派,而直到一場變故出現,先後有人向曹操進諫要迎漢帝,這使得曹操的戰略核心勢必要遷移。
畢竟真迎奉漢帝了,不可能說處在危險動蕩下,必須要確保秩序安穩才行,所以一場針對遷移核心的探討就展開了。
既要確保迎奉漢帝後核心安穩,又要確保能發揮好該戰略優勢,如何發揮好優勢?即所處的位置,必須能兼顧到關中,荊州等地,還能保有足夠縱深,以應對來自北方的威脅,還要能確保對兗州的掌控,對青、徐等地的震懾,如此態勢下,許縣就逐步脫穎而出了。
其實曹操是有意選雒陽的,畢竟憑借雒陽的地理環境,還有諸多關隘把守,那無疑是最佳選擇。
但是吧,雒陽此前遭到戰亂破壞,依著當時曹操的實力,根本就無法支撐起修複雒陽的消耗,有如此龐大的開支,倒不如多招募些兵士,畢竟曹操迎奉天子後,那是跟袁紹進一步交惡了。
也是在漸漸想明白這些,曹昂才愈發堅定自己所想,一定要在汝潁派、沛譙派以外,在多凝聚起幾股派係,以達到彼此製衡,彼此牽製的作用,對於一方勢力而言,過分依賴某一派是不好的。
至於說派係內耗,那就是在考驗上位者了。
對於曹昂而言,他堅信曹操不會讓這種事發生的,畢竟曹操狠起來的時候,那是真的狠。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