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安民策席卷青州,曹氏嫡長聲勢赫
酷暑下行軍打仗,需要注意的有很多,稍有不慎,就會導致軍中爆發時疫,一旦出現這種事情,哪怕是必勝的仗,最後都可能慘敗而歸。
故而對很多統兵將帥而言,甚至是割據一方的上位者,都會儘力避免在如此環境下,去跟敵對勢力作戰。
可處在亂世之下,哪能事事遂願啊。
很多時候這仗來的突然,往往就不會給你太多反應時間。
“大兄,您千裡迢迢的領軍趕來青州,不就是想跟那袁譚一決高下嗎?”公來山一帶,曹軍留守大營,中軍所在。
臉上青一塊紫一塊的曹彰,緊跟在曹昂身旁,眉宇間透著些許不解道:“可您現在卻留在此地,做起了後軍大將該做的事兒,給漢升將軍,還有那臧霸輸送糧草軍需的事兒,您難道就一點不心急?”
“心急什麼?”
曹昂笑笑,看向曹彰說道:“莫非在你心裡,覺得我要領軍北上青州,就一定要親自跟袁譚交手嗎?”
“難道不應該嗎?”
曹彰言語間透著疑惑道:“這兵書我也沒少看,先前跟漢升將軍他們交談,也知曉些戰場上的事。”
“最關鍵的一點,是大兄當初在南陽響應父親的討袁之戰,還有從江淮趕回南陽,對荊發動征伐,您都是衝在第一線的啊,甚至有些時候啊,為了能吸引敵軍主力,還會以身犯險去滲透,去引誘,可現在您打起仗來,怎麼跟先前完全不一樣了?”
“嗬嗬~”
曹昂笑了起來。
其實他的這種改變,有疑的不止是曹彰,其麾下的不少文武,包括隨軍曆練的子弟,也都有這種想法。
但曹昂卻沒有對此說過什麼。
戰爭的形式多種多樣,從不會拘泥於某種類型,曹昂過去那種表現與反應,是因為所處形勢所致的,曹昂需要儘可能的去搶時間與先機,力求在建安五年的官渡之戰爆發前,可以給所處曹氏積攢更渾厚的底蘊,側麵幫到曹操減輕壓力與擔子。
不然的話,曹袁之爭會拖很久。
可如今形勢不一樣了。
官渡之戰是跟原有軌跡一樣,終究還是在北爆發了,可曹氏擁有的底蘊,曹昂掌握的優勢,卻遠比原有軌跡要多太多。
最為重要的一點,憑借著先知先覺的優勢,使得曹昂在麾下凝聚起一批文武,而這批文武呢,有很多都是能獨當一麵的。
作為曹操的嫡長子,曹氏無可爭議的繼承者,還是漢室的征東將軍,領荊州牧,節製荊豫徐揚四州軍政,曹昂已沒有必要事事都奪麾下文武建功的機會。
沒有必要,也不能這樣做。
這一方麵是為了避免自己的聲威,徹底壓曹操一頭,自己親自打的大捷之戰,跟底下人打的那完全是兩種概念。
即便是到現在,曹昂可從沒覺得自己在軍事方麵,就比曹操要厲害,哪怕在此之前,他擊敗的強敵不少,可這完全沒有可比性啊。
曹操麵對的是誰?
是盤踞江淮的袁術。
是勇冠三軍的呂布。
是雄踞河北的袁紹。
是勾心鬥角的諸族。
這隨便拎出來一個,讓曹昂去直麵的話,那耗費的心神與精力,隻怕要比曹操多太多,甚至還不一定能比曹操做的好。
而曹昂呢?
是在曹操作為大樹,為其遮擋住這些威脅與衝擊下,才得以去直麵劉表,劉備,孫策,張羨這些諸侯勢力的。
甚至曹昂聚勢的起底文武,有不少都是曹操從麾下調來的,如大將樂進,如棟梁滿寵,如果沒有他們的話,曹昂想守好南陽,想參與進討袁之戰,想發起伐荊一役,那絕對是癡心妄想的事情。
所以世人或許看不透這些,覺得曹昂在荊州這邊,搞出來的聲威要比曹操還要猛,覺得子壓父了。
但曹昂卻不能犯糊塗。
一旦因為這些,導致父子間出現疙瘩,那麼就算丁氏在許都,恐有些事情也是不能回到最初的。
這種蠢事曹昂可不會去做。
這一切的改變,都是從迎娶夏侯涓後,曹昂才主動去改變的。
曹昂要叫他的父親知道,他的兒子是知人善用的,而不是像一個莽夫一樣,凡事都衝在第一線。
這點是很重要的。
即便是今下,曹操是統領大軍跟袁紹在官渡一帶對峙,可這並不代表曹操要衝在第一線,去跟袁紹麾下對戰啊。
這是蠢才才會去乾的事情。
而另一層考慮,是曹昂希望自己麾下能夠出現一批獨當一麵的文武,他是知道這些人的才能與潛力,可在自己的麾下可不一定這樣想,而這還是僅在自己麾下尚且如此,那要擴展到整個曹氏呢?
隻怕就更不一樣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曹氏地盤不斷擴張,站在上位者的角度,曹操勢必會麵對人才短缺的情況。
那麼當曹操需要調一批文武,去往他需要的地方去,如何能更快的穩定住局勢與秩序,就成為了關鍵所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曹昂麾下的文武,不是獨屬於他的文武,是屬於整個曹氏的,他們身上有自己的烙印,這是不爭的事實。
但這絕不代表曹昂為了自己,就斷然拒絕曹操從他麾下征辟文武,這種事他要做了,曹操的臉麵何在?威嚴何在?
所以很多事情啊需要多方麵考慮才行。
“等你降服了孫翊,叫董襲他們歸順我曹氏,我自會給你解惑的。”想到這裡,曹昂笑著看向曹彰道。
“好吧。”
曹彰應了一句,也沒有再追問了。
“你也注意點自己。”
曹昂停下腳步,伸手去摸曹彰臉上的傷勢,“那孫翊終究比你大不少,彆總是想著用拳腳。”
“大兄,不礙事的。”
曹彰咧嘴笑道:“大兄說的,其實我也明白,但孫翊這廝吧,你要不先把他打服了,叫他心裡知道你的厲害,這廝就跟頑石一樣,根本就油鹽不進。”
“你啊。”
曹昂露出無奈的笑意。
其實他也知曹彰說的沒錯,不過這段時日,曹彰身上,臉上的傷就沒斷過,他也是很心疼的。
可心疼歸心疼,但曹昂卻沒有阻止曹彰。
因為人的成長,就是要多經曆才行。
作為曹操的兒子,他的兄弟,就必須要比同齡人成熟更快,更早才行。
眼下經曆這種磨礪的可不止曹彰,他一母同胞的弟弟曹鑠,至今可還在荊南那邊摔打呢。
而跟曹鑠一起的,還有曹氏、夏侯兩族的子弟。
他們特殊的出身與身份,就注定他們要背負很多。
“走吧,繼續巡營。”
“好!”
在黃忠、陳到、臧霸他們率部出戰後,曹昂即便是再忙,也會對所在營地進行巡視,這是為了看各種防疫措施是否到位,以避免留守營校中出現時疫。
而類似這樣的事,可不止此地在推動。
出戰的黃忠、陳到、臧霸等部,哪怕是跟強敵交戰也要堅決落實。
排泄物及時清理,不允許喝生水,傷病員單獨設營救治等等,這些全都是按硬性要求在明確的。
除此以外,曹昂還特意派人去夏侯惇那裡,讓熟悉這一切的人,去協助夏侯惇等人落實好這些。
為此夏侯惇等人所轄兵馬,對於藥材方麵的供應,是曹昂這邊一力承擔的。
巡視一圈回來,曹昂所穿衣甲被汗水浸濕,那黏唧唧的感覺,讓曹昂感到格外不適,典滿命人拎著幾桶水,曹昂就在帳內洗了起來。
有了當初孫翊刺殺未果一事,如今的天策衛上下啊,一個個都變得沉穩不少,不似先前那樣了。
曹昂麾下的天策衛,是譙縣曹氏、夏侯兩族的族人,有不少雖說姓曹吧,但跟曹操這一支已經隔了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