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於賞賜、晉升的探討和調整明確後,曹昂以征東將軍之名,向許都方麵呈遞了不少奏疏,當然這是僅限於晉升方麵的,至於賞賜方麵,直接以征東將軍府之名對外頒布,以叫麾下立功群體的心定下來。
特彆是底層將士,他們浴血奮戰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向上晉升,能夠獲得對應賞賜嗎?
這方麵要是拖拖遝遝的,是容易傷到底層將士的心的,那今後再有征戰,誰還會拿命去拚殺啊?
也是在這過程中,不少文武開始調動了,等到許都方麵的正式任命下來,這一係列安排就算徹底落實了。
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好處就在於此,牽扯到己部的調整與變動,始終是處在大義之下的,是不受任何爭議與抨擊的。
也是這樣,時間來到了三月中。
先前呈遞到許都的奏疏,也都分批派發下來了,而在建安六年三月十日這一天,對征東將軍府,對曹氏都是不一樣的。
因為丞相之印出現了!!!
看到這的曹昂內心是很激動,也很高興的,這意味著其父在許組建的丞相府,開始正式運轉起來了。
這政治寓意太不一般了。
繼奉天子以令不臣,曹操掌握住大義後,於漢室中樞層麵,曹操實現了大權獨攬,這對於麾下的整合與凝聚是不一樣的。
今後在中樞層麵,針對於一些決策與想法,即便是有反對與質疑聲,曹操也能通過丞相府推行下去。
彆的地方怎樣,曹昂或許還不清楚,但在襄陽的征東將軍府,荊州牧府的改變,還有在襄陽的諸族,曹昂是很清楚的。
知曉此事的群體,有震驚的,有興奮的,有高興的,有……總而言之一句話,分化已在悄無聲息間形成了。
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態勢會在曹氏所轄之地上演,要麼就徹底投效到曹氏門下,打上曹氏的烙印,要麼就站到漢臣這一邊,看似兩者是不衝突的,可實際上並非是這樣,這一切的根源在於二重君主製。
四世三公的袁氏為何了得?
那不就是門下有無數門生故吏嗎?
現在呢。
曹氏也要走這條路了,此前雖說也在走吧,但是這凝聚的勢頭不強,可現在不一樣了,曹操當了丞相,而曹昂呢,則在地方擔任征東將軍,還節製著四州軍政,曹氏早就今非昔比了。
政治站隊是極重要的,一旦決定了就不能反悔,否則會被人所不恥的。
其實軍隊層麵還好,曹氏擁有的軍隊,根基是曹操打下的,提拔與重用的那些,都是曹操分批招攬與收服的,如今曹操做了丞相,這些統兵將校就更明確了,反倒是文官這邊就需要明確表態了,這個表態如何體現,那就看他們是否願奉丞相府之命了,特彆是牽扯到一些提拔與調動,如果連這個態度都沒有,那如何能重用你呢?
所以做了丞相的曹操很忙,一方麵要在許接受很多人的表態,一方麵要進行各種試探與博弈,一方麵要應對在河北的袁紹,畢竟跟原有時間線上相比,曹操提前了七年成為丞相,而存有差異的,是三公尚沒有被廢除掉,不過在曹昂看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作為大將軍的袁紹得知此事,肯定會跟曹氏再度爆發戰事的。
而領了丞相之職的曹操,如果能在這一戰中大獲全勝的話,那曹操的地位與聲威就徹底鞏固下來了,這也叫很多人看清楚事實!!
這才是最關鍵的。
也恰恰是這樣,使得曹昂在振奮與高興之餘,抓緊對征東將軍府所轄諸事推動,以確保在後續爆發的大戰下,能夠在後勤方麵幫曹操減輕壓力。
其實在過去啊,針對於所轄四州該怎樣治理,曹昂都已經明確了,隻不過現在多了實控的徐州,就需要進行一些調整與安排。
比如水利方麵,要將在江北的揚州二郡跟徐州治下緊密聯係起來,此外曹昂還想促成另一件事,即邗溝的清淤與增擴,儘管曹昂知道在當下啊,想將大運河挖出來,這是不現實也不可能的,但是基礎性的運河段,曹昂覺得有必要提前搞出來,等到今後終結了亂世,舉全國之力,以三十年,四十年,甚至更久的長周期,來將大運河給它挖出來。
大運河對南北聯係是有積極作用的,再一個江東想要開發出來,就離不開北方源源不斷的輸送,在曹昂看來僅通過海運這並不保險,增加一個內陸運河輸送,對於曹氏才是最為穩妥的。
大運河是關乎國運的事,所以曹昂會安排一批人來具體負責,像諸葛亮,像徐庶,這都是能參與其中的。
有他們的加入,曹昂就能確保這項惠政到最後啊,不可能是弊大於利的。
再一個有此想法,曹昂是知後續的小冰河時期,會不斷地在地方出現災害,大運河,恰好是安置災民的一個去處。
連接南北的大運河一旦挖好,這對沿途地方的發展會起到積極作用,這會讓治下百姓跟著變富庶起來。
還有負責挖設大運河的群體,除了那些受災群體外,還有後續征服的山越、諸蠻等族青壯,這些壯勞力直接殺了太可惜,但要安置在地方又不穩妥,既然是這樣,倒不如將他們分批安置到各處,以軍隊來震懾與彈壓,經過幾年的勞作,甚至更久一些,其中表現好的那就能成為這片土地的一份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書同文車同軌,鑄造了這片土地大一統的魂,而大運河的挖掘,則進一步將這魂給深入到這片土地之中!!
曹昂無論如何都要將大運河給挖出來的,哪怕他這一代看不到最終成效,但是他的下一代勢必也要見到成效才行。
一項項事宜明確下來後,征東將軍府上下高效運轉起來,而在三月這個時節,春耕陸陸續續就開始了。
忙碌就成為了主旋律。
不過曹昂在忙於各項事宜時,還不忘對一些事情的謀劃。
“在親軍校尉部籌設後,陸續向荊州、江東等地派遣與滲透暗樁,如此方成就今日征東將軍府之勢。”
內院,書房。
懷裡抱著曹稷的曹昂,笑著對賈詡說道:“而今下呢,孫策所領江東諸郡,已身陷到內耗內鬥之中,學生聽聞孫策在江東行倒行逆施之舉,使得江東諸族對富春孫氏,對孫策是愈發不滿了?”
“是的公子。”
賈詡撩撩袍袖,微微低首道:“自此前一戰結束後,孫策麾下蒙受不小損失,而孫策所麵臨的,不止是我軍兵鋒,還有山越之患,然在江東這邊,孫策看似控製住不少地方,可實際上有不少是控製很弱的。”
“最為重要的一點,是一些地方的士族豪強,名下有大片土地,還藏匿不少人口,這對孫策而言是極其不利的。”
“潛龍計劃推行到今下,孫策與江東諸族的對立是愈發尖銳了,甚至是還爆發了一些衝突。”
“嗬嗬~”
曹昂笑了起來,這恰是他想要看到的,江東這個地方排外太嚴重了,關鍵是存在的那些士族豪強,把本就不多的好資源,有一多半都搶到他們手裡了,這樣的地方,想要徹底整飭出來,是需要耗費很多精力與時間的。
如果不把一些事做到前麵,隻怕最後是給江東的士族豪強做嫁衣,這種蠢事曹昂是絕不會做的。